返回列表 发帖

摇滚简介????????????

个人觉得还可以

摇滚乐基本上是由"节奏与蓝调"(Rhythm & Blues)和"乡村与西部"(Country & Western)两类乐种融合产生的。R&B("节奏与蓝调"的缩写)是黑人音乐的典型,C&W(是"乡村与西部"的缩写)是传统的白人音乐,在两者汇合之前,其主流还是倾向于R&B。R&B40年代至50年代前期,制造了流行乐坛上爆炸性的轰动。那时R&B的表现方法和内涵表现了自美国独立前一直到当时黑人受难生活的背景,和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灵歌有同样的音乐风格。之后,R&B演变为以芝加哥为代表的 City Blues,这种城市蓝调的乐风是以黑人教会的福音歌曲为基础,由此确立了近代人们耳熟能详的R&B音乐。R&B本来仅是黑人民众间的流行音乐,如何得以普及于白人的社会呢?这似乎全得归功于在WINS机构中极具知名度D。J。Alan Freed,他热心地努力于黑白音乐交流的传播,使R&B及白人的C&W有了彻底同化的契机,自然形成了摇滚乐的雏型了。

R&B的白人始祖Bill Haley。Bill原本是一位西部摇滚乐队的歌手,当这位乡村歌手第一次听到R&B的音乐之后,便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尝试着把 R&B的曲式编入自己的音乐中。结果因他的实验发展出了一种新的乐风,这就是白人最初创作的被称为"Rock'n'Roll"的原始样式。 1954年,Bill发表了他第一首摇滚作品《Shake,Rattle And Roll》,之后,Bill和他的乐队共同创作了原始摇滚的经典《Rock Around The Clock》,这首曲子使他们一跃而成为超级巨星。因为该曲本身具备了高度煽情的效力,并且很适宜地配合了一部描写青少年问题和叛逆行为的电影《The Blackboard Jungle》,1955年它为美国通俗文化带来了无比的震撼。这部以年轻人为对象的电影,确实吸引了无数青少年涌向电影院。这些热情的年轻人对这部电影产生狂热的原因,并不是因着迷于片中充满叛逆性格的主角,更多的是为了那首《Rock Around The Clock》的新流行曲。他们疯狂地在戏院中随着音乐,跳起新发明的舞步。由于《The Blackboard Jungle》和《Rock Around The Clock》在市场上的成功,连带而来地出现了摇滚音乐的春天。在1955年一年间就出现了许多摇滚乐曲在票房上大创热门的记录。如Bo Diddley的《I`m A Man》、Chuck Berry的《Maybellene》、Little Richard的《Tutti-Frutti》和Fats Domino的《Ain`t It A Shame》等。

当每一种运动或潮流开始后,一定少不了偶像,摇滚乐也不例外。猫王Elvis Presley正是摇滚乐的领袖人物。如果说Bill Haley是第一位白人摇滚巨星的话,Elvis Presley便是第一位摇滚青年的偶像了。巨星以音乐家的姿态来加强歌手的气质,而偶像除了上述的方式外,他的生活举止及私生活同时也成了乐迷关注的焦点,Elvis完全具有以上的条件,于是更成了50年代青少年的代言人及象征性的典型了。如今,只要说到"猫王",人们还会记起当年的"摇滚皇帝"是如何打下半壁音乐江山的。他的桀骜不驯的个性魅力,也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第一尊摇滚偶像



"他们有命定的上台时间和下台时间;每个人在台上都要演出各种不同的角色……"──SHAKESPEARE

若问"猫王"是谁,他便是艾维斯·普莱斯利。

Elvis Presley于1935年1月8日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东吐丕洛(East Tupelo)的一座小村庄里。Vernon是一位庄稼人,Gladys则靠到处大零工来补贴一家贫困的生计。Presley家是美国南部典型的贫困户, Elvis的双亲具有很执着的宗教信仰,Elvis也因为他们的关系,每周日必须到教会的唱诗班去唱一些祈福的赞美歌。Elvis在成长的过程中,饱受地缘上很大的黑人福音音乐的洗礼,传统的西部乡村音乐对这位白人的感染力,奠定Elvis后来创作摇滚音乐的基础。

1948年Elvis13岁时,全家移居到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孟菲斯后来成为美国南部的音乐大都,该地蕴育了著名"Memphis Soul"乐派,田纳西的另一城镇纳许维尔(Nashville)则成为乡村歌曲的大本营。在孟菲斯的R&B及纳许维尔C&W& 的深刻影响下,Elvis的音乐灵魂中摇滚模式自然地形成了。1953年,Elvis高中毕业后找到了卡车搬运工的工作,在他领到第一笔薪水后,就立刻在孟菲斯找到一家Sun的地方性小唱片公司,录制了《My Happiness》和《That`s When Your Heartaches Begin》两首曲子,作为送给母亲的礼物。Elvis录音时,Sun唱片公司的Sam Phillips曾到录音室中看了Elvis的演唱,Sam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留给Elvis自己的名片。Elvis便在Sam的百般利诱下加入 Sun唱片公司,推出了第一张专辑。以一首《That`s Alright Mama》在孟菲斯地区销售7000张而赢得了地方性畅销曲的殊荣。这时的Elvis恰巧碰到一位酷爱C&W的Thomas Parker,这位慧眼识英雄的经纪人毛遂自荐地买下Elvis的经纪合约。

1955年Elvis在Thomas的高超经纪手腕开发下,和当时极具声望的大唱片公司RCA签定了合约。从此Elvis拥有了一个五人的乐队,自己自然也就成了RCA的专属歌星,和一年前仅是卡车工人的下等阶层的身份相比,真有天壤之别。在效力于RCA的第二年,RCA公司发行Elvis的第二张专辑《Elvis Presley》,其中单曲《Heartbreak Hotel》立刻在全美市场上成为畅销曲,同时使Elvis跃身为青少年的新偶像。凡是看过《The Blackboard Jungle》的年轻人,绝对会立刻想到Elvis叛逆偶像的造型,更难抗拒的是他那富于挑逗性的魅力。Elvis Presley是真正敲开摇滚大门的第一人,因为他为摇滚在市场上创造了空前的狂热需求。在他的音乐中,被夸饰铺陈的电子乐器的刺激,化解了年轻人不易满足的愿望和好奇心,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多种心理矛盾,使他们的情绪获得疏导和发泄,使摇滚乐成为当时青年唯一也是真正被需要的通俗音乐。

Elvis的音乐直接且明确地道出了青少年的心声,以及成人与青年世界之间的种种隔绝、偏见、不谅解(容忍)几代沟等问题。自从《The Blackboard Jungle》放映以来,成人社会普遍都自以为是地认为已经看透了摇滚乐的本质,并存有极大的反感,Elvis的煽惑,更令他们认定摇滚乐是中最恶劣且不良的音乐。它被成年人"注册"成脱离伦常、具有暴力倾向和强烈风格的"商标"。电视Elvis出现时,他那洁白如玉的肤质,下身的特写,脚的摆动和腰部的颤抖更引起人有关性的联想。Elvis正是以性的诱惑令崇拜者着迷。

Presley的旋风爆发后,50年代后叶的流行音乐舞台,已然成为Elvis Presley一人的天下。继《Heartbreak Hotel》之后,又有《Hound Dog》、《Love Me Tender》、《Don`t Be Cruel》等曲子,一首首登上冠军宝座,成为年度最畅销唱片。Elvis的成名也自然被标榜为"美国南部贫穷白人的成功楷模"、摇滚乐的旗手、摇滚艺人的典范、巨星等,令人羡慕的荣华、头衔,都汇聚在由卡车工人瞬间变成明星Elvis Presley一人身上。这个富有传气性的诱惑,掀起了许多年轻人追求艺人生涯的摇滚梦。在他们看来,摇滚可以创造奇迹。

由于Bill Haley & His Comets的《Rock Around The Clock》和Evlis Presley的出现,摇滚乐改变了原来抒情、声乐、民谣风的流行音乐趋势,1955年后摇滚乐即"没收了"排行票房的王牌。它的内容指向70年代年轻人的生活习性,深入探讨青少年的心理情结,密切关注人们生活状况和各种关系,完全超越了旧式流行歌曲的内容范围。摇滚乐,已经不再是主张纯粹娱乐的流行音乐了。

摇滚风格的拓荒者


Elvis Presley的经纪人Thomas Parker在塑造出一位Elvis Presley之后,又再度发挥了他发掘新秀的经纪才能,寻获了一位才艺卓越的音乐家布迪·霍里(Buddy Holly)。当Presley巡回表演来到德州的拉布克(Lubbock)时,为Presley前来捧场的就是当地艺人Buddy Holly。Buddy杰出的演出吸引Parker,随即引荐他Decca唱片公司并隶属其麾下,Buddy在Decca录制了五张单曲,但是始终不见 Decca发行这些唱片。这样的态度使Buddy灰心极了,正当他面临绝望之际,遇见Cricket Jerry Allison和他的乐团,Cricket再度点燃了Buddy的希望。于是他们录制了一卷工作带投寄数家唱片公司,并结识了录音室的Norman Petty,Buddy便邀Norman做他们的经纪人。不久Buddy Holly & The Cricket便和Brunswick唱片公司签约,而Buddy个人则是属于Coral唱片公司的艺人。这时他把自己的音乐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使它们符合商业上的要求。1957年9月推出单曲《That`s Be The Day》,这首单曲很快便在市场上获得佳绩,Buddy Holly & The Cricket带来了不小的名声。Buddy和Bill Haley及Elvis Presley是很不相同的,Buddy的特征是属于十分前卫化的摇滚乐者,他虽无巨星的气质,但《That`s Be The Day》这首完全新颖独特的新曲,却留给人一种独具魅力的明星形象。Buddy的新摇滚和Presley的音乐比较起来,更为质朴;在歌唱方面, Presley运用了很多黑人的语言,而Buddy带有较纯粹的C&W乐风,也就是纳许维尔的风味,这和Presley那种孟菲斯的乡土之音相应成趣;Presley是长发的先锋,Buddy却是"超人"那种白领阶级的典型;在整体印象上,Presley代表着性、暴力和邪恶,Buddy则代表健康、活泼和完美。Buddy Holly的摇滚创作富有十分洗练且鲜明的个人色彩,有别于当时商业性的市场摇滚。Buddy在当时所获得的评价非常高,除了成熟稳健的曲式外,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将混合乐风极重的摇滚乐,调配出定性而具体的白人摇滚模式,Buddy是拓荒时期摇滚风格的完善者。

Elvis Presley的电影和纯粹商业性的音乐,深深地浸入西方青年的心中。Buddy Holly的音乐却具有纯粹的个性化特点及摇滚的实验精神,所以我们可以发觉喜爱Buddy的观众多是单纯的摇滚乐迷,买他唱片的人也多是些摇滚偏执狂。在今天的欧美地区,Buddy Holly在摇滚乐迷中,仍有很高的声望。许多后来成名的摇滚艺人无不受他的影响,如奔忙于英国至纽约之间的Elvis Costello及英国的Hollies等就相当典型。Buddy的歌曲常被日后的摇滚音乐家引用,有关他的传记、研究书籍等也纷纷在各地发行。 Buddy Holly之所以在摇滚史上会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由于在当时没有一个摇滚人像他那样,注重创作理论,悉习研究音乐的特性,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但这样一位有才华的摇滚启蒙、实验者,却22岁便告别了世人,为我们留下的是《That`ll Be The Day》、《Peggy Sue》、《Maybe Baby》、《It`s So Easy》、《Early In The Morning》等早期摇滚经典。人们对Buddy音乐才华的赞赏,因其短促的生命而留下无限的遗憾,相对地这也提高了他的重要性。

1959年2月3日,Buddy Holly在巡回演唱途中堕机身亡。他是一位极不走运的艺人,自1957年《That`ll Be The Day》一曲出道后,在两年的活动期间他推出了多首畅销曲,然后却突然离去。当他的死讯传出后,全球摇滚乐迷的悲痛自然不在话下。更进一步的反应,则表现为有些人也产生了死亡的绝望情绪。1971年全美最畅销金曲《American Pie》中Don Mclean就直接地唱出:Buddy Holly死亡之日,亦即摇滚死亡之日。1973年成为时髦话题的《美国风情画》(American Graffiti)的台词也说:"Buddy Holly之死的冲击,是摇滚乐的一次火葬。"片中还描述Buddy的死亡,造成了许多乐迷的休克。这部片子是《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的处女作。故事的舞台放置在1962年代美国年轻人的生活情趣、思潮和风俗。故事构成十分特异,全片贯穿着流行音乐,它对摇滚乐起了很大的宣传作用。影片中网罗了 50年代的摇滚巨星,Bill Haley、Buddy Holly、Chuck Berry、Fats Domino的名作,编织出50年代风格的青年文化电影。本片的议论反响足以与由James Dean主演的一连串《西城故事》式的青春电影相媲美。片中值得注意的还有年轻人的服饰、高校舞会、Custom汽车及一切细微道具,它聚集了50年代青年文化的宝藏,而成为象征及了解美国50年代青年社会的经典作品。

50年代摇滚英雄谱

"摇滚精神的特征是火活力和激情,相比之下,50年代的艺术主要偏向于语言,它们的标志是嘲讽和控制,是活力向形式的升华。50年代的精神是新古典式的,拘泥于形式,而60年代则是表现主义的,浪漫的,自由的……" ──MORRIS DICKSTEIN

美国50年代的特产便是出现了无数的摇滚明星。这些摇滚明星很适于被做成一本彩色月历,在每个月份来介绍他们不同的风格。摇滚乐本来就是起源于 R&B,它是黑人的精血。在黑人摇滚音乐家中,Chuck Berry是早期的代表性人物。1955年Chuck遇见了蓝调歌手Muddy Waters,Muddy便引荐他到Chess唱片公司。Chuck的第一张单曲《Maybellene》的畅销为他出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后他的演艺事业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他的音乐代表了最典型的《Rock'n'Roll》,其中有《Roll Over Beethoven》、《School Day》、《Rock'n'Roll Music》、《Johnny B.Good》、《Sweet Little Sixteen》、《Nadine》等,这些曲子,到今天仍被很多乐迷津津乐道,也被许多摇滚音乐家反复地演唱。

另外,Little Richard以一首《Tutti-Frutti》走红之后,《Good Golly,Miss Molly》、《Jenny Jenny》等曲相继造成轰动,从而确立了他的声望。Richard弹奏的钢琴表现出短促快捷及破坏性的风格,充分显露出他好动精悍的个性,奇异的舞台服装与浓艳的化妆,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这使他成为"魅力摇滚"(Glan Rock)的先锋。

Fats Domino是一位和Chuck及Richard同期的前辈人物,他在40年代R&B的本质发生裂变时,就已活跃于歌坛,1955年以一首摇滚曲《Ain`t It A Ahame》而成名,自此之后的音乐走向,表现为一种带有浓厚混合风味的摇滚曲,并因而开创了"新奥尔良之音"(Sound Of New Orleans)一派的音乐。在他的音乐中可以找到前后期R&B、R&R分野的痕迹,Fats Domino因而获得高度的评价。直到今天,他的乐风仍有不少追随者,造成一股地方性的势力。在他之后大部分黑人摇滚艺人也都效法Fats Domino,成功地推动了R&B与R&R彼此的分化,其中包括Bo Diddlex、Platters、Sam Cooke和Ray Charles等著名乐手。

在白人方面,则有Presley第二之称的Gene Vincent登场。1956年他以一首《Be-Bop-A-Lula》获得明星的地位,但是不幸在60年代因发生车祸而行动不便,只好从第一线退位。白人的摇滚乐者虽然经历了R&B的陶冶,但乐手在形象塑造上仍偏重白人的气质,这可以Gene Vincent所属的"Rockabilly"一派为代表。Jerry Lee Lewis是该派的佼佼者,他于1956年出道,同样隶属于提拔Elvis Presley的Sun唱片公司。Jerry凭借《Whole Lot Of Shakin Going On》及《Great Ball Of Fire》两曲闯出一片江山,尤其是《Great Ball Of Fire》,破记录地销售了500万张。和Jerry Lee有同等盛名的Carl Perkins以一首《Blue Suede Shoes》在乐坛崛起。其他如Johnny Cash、Dale Hawkins等人,以Elvis Presley为首形成一个称为"Rockabilly"的乐派,这一乐派除了在乐风,造型打扮和表演方式上有着共同的特征外,还有几项常被人忽视的共同背景,即他们均来自于孟菲斯,他们均经由Sam Philips这位关键人物的提拔,在Sun唱片公司发急。到了Don和Phil两兄弟合组的Everly Brother手中,"Rockabilly"的风格开始变质了。他们削弱了跳跃与动感的成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绝妙的和声重唱,这直接影响到后来The Beach Boys、Mamas And Papas及60年代西海岸最负盛名的团体Simon & Garfunkel。在Everly Brothers手中创造出许多家喻户晓的名作,如《Bye Bye Love》、《Till Kiss You》、《Wake Up Little Susie》、《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Don`t Blame Me》、《Crying In The Rain》。

60年代摇滚新浪潮



"且记住,爱将会为你引条路,你愿意尝试改变以下生命吗?" ──引自《LOVE WILL FIND A WAY》

60年代在摇滚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至今还有许多歌迷念念不忘这一时代的摇滚风情。有评论家认为,七、八十年代的摇滚并未能超越60年代。莫里斯· 狄克斯坦(Morris Dickstein)就曾指出,"摇滚乐是60年代的集体宗教──不仅是音乐和语言。而且也是舞蹈、性和毒品的枢纽,所有这一切集合而成一个单独的自我表现和精神漫游的仪式。"最初创造的摇滚世界,本是一片荒原,零散的几位斗士以暴戾的性格驰骋于这片疆域。不久后,原始的文明逐渐聚成了族群的组织模式,架起了各族信奉的图腾旗帜,各部落中于是出现一两位不可一世的勇士和英雄,来表达他们各型名色的教义与风格。基于"生存竞争"的需要,在互相的激励下,他们的作品很快迈进了一个新的境界,正面的冲突,在反面却起到了激励的作用,他们的竞争无形中为他们的世界开拓了一块辽阔的疆土,同时日渐宏阔奇异的摇滚景观也为他们带来了无数的子民。因此,又使其他世界的斗士介入了这场混战……

在商业集团的控制下,他们又将摇滚世界未开化前的流行旧曲,套入摇滚乐的经典模式中,发展出一种机具特性、公式化的抒情性软调摇滚,以迎合人性追求舒适与温情的需求,于是塑造出两位举行Paul Anka和Neil Sedaka。Paul在1957年15岁时以一首《Diana》创下销售700万张单曲的空前记录,成为美国流行歌坛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之后畅销曲不断出现,如《 You Are My Destiny》、《Crazy Love》、《Put You Head On My Shoulder》、《Puppy Love》、《Having My Baby》等。Neil Sedaka的音乐十分早熟,1958年后的佳作如《The Diary》、《Oh!Carol》等频频出现,到了60年代,他开始十分活跃起来。

由于Paul和Neil自作自唱获得了成功,流行乐坛开始形成独立创作的风气:只要作曲内容对流行趋势有较高的敏感性加上作品不乏吸引力,那么,即可拥有成功的商业市场。于是问题也产生了,争论的焦点在于"Rock'n'Roll"的头衔与定义。市场的事实,迫使摇滚乐必须脱离流行歌曲,重新分野。因为在通俗音乐界又卷起了另一场新的风暴,即原来那些如Elvis Presley、Gene Vincent、Chuck Berry、Little Richard等正统重量级的摇滚鼻祖们,纷纷放弃了排行榜的目标,脱离了市场。Elvis也毅然弃歌从军。他的离队使得自命为摇滚的情调歌曲,在流行歌坛兴风作浪,摇滚界仅剩下的几名韧性较强的摇滚者在圈内残喘着。1959年2月Buddy Holly的意外丧生和1960年Gene Vincent的车祸,更使摇滚骤然间跌入死亡的状态,这象征着50年代已经结束了,它将成为一个逝去的时代。

表面上看起来,摇滚的灵魂已经坠落死亡,然而紧接着来临的是充满新气象的60年代,摇滚受难的灵魂在艰难的环境里继续苦斗着,新生代的巨星也在期待中降生了。

Elvis Presley是白人的摇滚音乐导师,他使摇滚乐在美国形成气候,他赋予了摇滚乐充沛的生命力。而在60年代,Bob Dylan则是为摇滚乐注入思想与心智的第一人。Bob Dylan横跨六、七十两个年代,领导着美国摇滚内在思维运行和发展。直到如今,他的存在仍在思想内涵的领域上,有着某种程度的影响力,染而他那巨大且具决定性的影响,仍应特指为60年代。

"现代民谣"的风采

Bob Dylan的原名为Robert Allen Zimmerman,1941年5月2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的杜勒斯(Duluth)。在他6岁时,全家移居到一个叫希宾(Hibbing)靠近矿区的小镇上,少年时期的Dylan只不过是一个喜爱音乐的平凡男孩。到了14岁时,他在戏院里看到了《Blaxkboard Jungle》中的摇滚狂热,这使他首次对通俗音乐大开眼界,15岁时,他拥有了第一部摩托车,同时是电影明星James Dean的信徒。Dylan犹太裔的父亲在希宾的街上经营着一家小型商店,这是个典型中产阶级劳动者的家庭。儿童时期在不大理想的环境(生活空间、家庭、教育)中成长,使得Dylan一直到了上大学后,才开始有小小的梦想与追求目标。

然而这个小小的梦想似乎也是扎根于少年时代。父亲常常希望他能比Elvis Presley伟大,像James Dean一样具有英雄气质。1959年Dylan离开了矿区小镇,来到明尼苏达州东南部的大都会明尼亚波利斯(Minneplois),进入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就读。在大学一年的时间里,Dylan唱遍了附近所有的咖啡屋,却荒废了自己的学业,也在这时候原为Robert Zimmerman的他,才改艺名为Bob Dylan。那时他专唱活跃于40年代的民谣音乐家Woody Guthrie的曲子。

民谣乐风事实上是Bob Dylan音乐基础的精神核心。而美国民谣音乐的源流,则可上推至两百年前,它是英国清教徒(Puritan)乘五月花(May Flower)号横渡大西洋来到美洲大陆时所传入的,后来就被人们称为"传统民谣"(Traditional Folk Song),以区别近代发展出更具思想内涵及进行节拍的"现代民谣"(Modern Folk Song)。而"现代民谣"的先驱者,即是Bob Dylan心目中的偶像──Woody Guthrie。当时的"现代民谣"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到了1960年后经由Bob Dylan的登高振臂一呼,全美的民谣风潮才瞬间爆发。

1961年1月Bob Dylan辍学,他开始专心致力于歌唱工作,并来到Café Wha民谣音乐城(Folk City)和煤气灯(Gaslight)等著名的表演场所演出,这是也相继认识了现代民谣圈中的数位健将。尤其Ramblin Jack Elliott和Pete Seeger最先发现Bob Dylan的才能,并看出他受Woody Guthrie的影响极为深远,于是便送他一个别号"古斯里的孩子"(Guthrie`s Children)。这时青年文化的趋势逐渐转向维护"现代民谣"的舆论功能,使其领域超越了"趣味性音乐"的单纯内容,在当时摆出和同样受大家欢迎的摇滚乐之纯粹娱乐性分庭抗礼的姿态。1961年1月,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使得全美政局大变。由于政治背景重大变化,年轻人获得重视,政治与民间交流的开放风气,使以反映时事为主的"现代民谣"很快渗入知识分子阶层。

由于Bob Dylan的民谣歌曲受到知识分子的喜爱与支持,于是CBS公司找他洽谈合约之事。这时的Dylan到纽约已10个月,终于由CBS公司的制作人John Hammond和Dylan正式签定了合约,没过多久Albert Closeman担任了Dylan的经纪人。低棵的Dylan是民谣风暴的煽动者,CBS公司旗下最受重视的新人,也是年轻一代民谣歌手中最具潜力、呼声最高的艺人。其后各方评论开始将Dylan和Beatles相提并论,同样地在经纪人争战中,Albert的卓越手腕也被人们拿来和Beatles的经纪人Brian Epstein相匹敌,商业上的成功,使Dylan的身价倍增。

"现代民谣"王子

Bob Dylan的处女作在1961年11月开始灌制,1962年2月2日发表。该专辑的标题就叫《Bob Dylan》,其中收录了Woody Guthrie推崇的《Song To Woody》和谈纽约生活感触的《Talkin New York》。这是一首政治意味颇浓的曲子,而整张专辑的风格,带有浓厚Woody Guthrie式民谣气息。当时听过Bob Dylan歌曲的人,都会一致认定他的音乐不是"抗议歌曲"便是"话题歌曲"。Pete Seeger在先前也曾写过许多抗议歌曲,但在充满红色批判文字之后,换来的是官方的黑名单,然而他激昂澎湃的热情,唤起了Dylan对政治的关心。另一方面Dylan也受到当时女友Susie Rotolo的影响。Dylan和Rotolo互相勉励彼此协助,采取客观的立场,来审视当时政治及社会事件,从而创作出了不朽的名曲《Blowing In The Wind》。这是一首年轻人期待已久的歌,《Blowing In The Wind》唤醒了青春的梦。Dylan高度的时代意识立刻被年轻人视为他们的代言人,"现代民谣"的旗手、抗议歌的救世主等头衔纷至沓来。接着陆续出现了数首如《A Hard Rain`s A-Gonna Fall》、《Masters Of War》的抗议歌。此外,Dylan也写了些绝妙的情歌。他被誉为"时代的天才"。他的第二张专辑《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是Dylan早期最重要的一张作品。专辑封面搂着Dylan的女子,即是早期对Dylan思想最具影响的女友Susie Rotolo。

1962年8月间,他正式改名为Bob Dylan,而且永远不再用Robert Allen Zimmweman这个名字。他为何要和Zimmerman氏断绝关系,又为何要用Dylan为自己的姓氏,其中的内情只有他自己清楚,由于他从不透露真情,于是有人臆测他的灵感是来自英国诗人Dylan Thomas的名字。因为从他自《Blowin In The Wind》以后的许多曲子旋律极其简单,但却以有着强烈心智意念色彩的歌词作为它们的支柱。在他的歌词做亲中我们可以发现,Dylan受到英国诗人 Dylan Thomas、法国诗人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Guillaume Apollinaire和爱尔兰诗人William Butler Yeats深刻的影响。

由于《Blowing In The Wind》及《The Freewheelin》的成功,Dylan一跃而成超级巨星,在民谣界少壮派中,似乎无人能出其右。若一定要指出一人,那必然跑不了JoaN Baez这个人。因为在一般传播媒介中都称Dylan为现代民谣的王子,称Joan Baez为公主。不但在传播媒介上他们互相呼应,实际上他们也互相影响、互相合作。1963年7月间争办的第三届Newport Folk Festival中,由Dylan和Baez压轴一事便可看出这一点,他们在这场户外演唱会中接受46000人的掌声和喝彩。此时的Dylan和Baez 才只有22岁。

这场Newport Folk Festival的就像是8月27日华盛顿公民权运动大游行的预演似的。参加者有Newport的原班人马,Dylan、Baez、Odetta、 Peter Paul&Mary、Mahalia Jackson等名角也在"游行"中出现。到最后整个游行队伍结集了20完民众,在这个场合里黑人民权运动领袖Martin Luther King牧师,发表了他一生中最具说服力的一场演讲,Bob Dylan当场高唱了他的抗议作品,在自由风潮的演说歌舞中,公民权运动的支持者与日俱增,事态急速运转,但是正当总统与高级行政员逐渐开始理解公民权运动的用意时,约翰·肯尼迪总统于1963年11月22日被刺身亡。消息传出后,Dylan正在Albert的办公室,这次的冲击,促使Bob Dylan发表了第三张专辑《The Time They Are A=Changin》,这张唱片一方面在哀悼肯尼迪的死亡,另一方面在反映人们在"意外"打击下的情绪,另外也为这巨大家园里的人民、汤姆叔叔的后代蒙上种族歧视、差别待遇的羞辱而哭泣。


西海岸的"冲浪音乐"



以Dylan和Baez为首的民谣旋风,是一种带有浓厚政治色彩,介于热门与地方歌谣之间的歌曲。当时,热门排行榜上较为活跃的,应推Peter Paul&Mary和Kingston两支重唱团体。Dylan和Baez扮演的是该乐风的领军角色。尤其Dylan以一首《Blowing In The Wind》的抗议作品,成为男女老少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它不但使Dylan的作品打入排行圈,也真正揭开了民谣流行的序幕。此刻和民谣风在榜中并存的其它乐派,有50年代的摇滚乐、也有以Ventures乐团为主的演奏乐队,还有以Beach Boys为代表的"冲浪音乐"(Surfin Sound,摇摆舞蹈的节奏制造出Chubby Checker的乐风)。在这许多乐派中尤其以Beach Boys的冲浪音乐,最受六十年代初期的美国青少年所狂爱。从排行的势力分布上,我们看出60年代初的美国乐坛,可分为以纽约为首的东部理性化叙事的民谣风,以及以西海岸加州洛杉矶为首的明朗健康典型的冲浪音乐。

Beach Boys是1961年成立的5人团体,以Brian、Dennis和Carl Wilson三兄弟为乐团的中心人物,另有Brian的友人Mike Love和Al Jardine一起构成该团的原始成员。他们的音乐是以原形摇滚为基础,并尝试融合Everly Brothers所特有的那种清新动人的和弦和声音韵,这一切使Beach Boys荣生金榜,开冲浪乐派之先河。该团1961年的《Surfin》、1962年的《Surfin Safari》,1963年的《Surfin U。S。A。》、《Surfer Girl》、《Be True To Your School》和《Littledeuce Coupe》等许多单曲在榜上赢得畅销热门曲,到了1964年,《Surfin》受欢迎的程度在青少年社会中汇聚成一股流行"新韵律"(Hot Rod:原指为改装摩托跑车。在音乐中特指强调摇滚变调节拍,音乐中穿插入马达发动等爆性效果。)

Beach Boys的五位成员的成长背景,是加州温暖的气候、亮丽的阳光和幽美的海滩,这与在明尼苏达矿区长大的Dylan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五个人的家庭均为中产阶级,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少年时期的生活中充满各项运动娱乐和音乐,从《Wurfin Safari》的歌中,他们反映出少年期的日常成活与"冲浪活动"一体化的状况。在这种阳刚、明朗与乐观的音乐中,政治意识是难以发展的。他们拥有全美青少年群众的支持,和Bob Dylan的青年知识分子结合成的乐迷,在排行榜下,形成分庭抗衡的局面。那么Bob Dylan与Beach Boys的音乐在当时到底谁是真正的摇滚主流呢?有人以为民谣是高级理性的音乐,而摇滚则是一种低俗的流行风潮。但是,虽说民谣的内容主旨在于反映人们的种种病状,然而流行摇滚何尝不是呢?况且民谣歌曲在榜中强大的势力也造就了商业上的成功,这无法否定它的流行性。

Beach Boys在《Surfin U.S.A.》专辑中,借用了Chuck Berry《Sweet Little Sixteen》曲子的旋律模式,套上《Surfin》的歌词,奠基了"冲浪音乐"的格式。然而这样的音乐毕竟是别人的东西,于是他们发展出了一种和声式的变奏摇滚,这种和声式之最大的特征,乃在于唱部的和弦对位。由于其鲜明的独创精神,于是这种"冲浪音乐"便被叫做"Beach Boys"类型了。这种和声风格无疑自始至终影响着西海岸摇滚音乐的发展。特别是对后来西海岸乐派正式被认定后的先锋团体 BuffaloSpringfield和Pocos,甚至到了Eagles和Doobie Brothers在重建西海岸乐派第二代盛世时,依旧保留了Beach Boys和声风格的影子。依次推论我们可以断定Beach Boys的伟大价值,在于他们不但创立了"冲浪音乐"风格,更是"西海岸乐派"的开宗鼻祖,虽然在他们活动极盛的时期,还没有所谓的"西海岸之音"。

"音乐墙的魔力"


在60年代初期,摇滚乐的另一个话题便是女子歌手的崛起。其中较有成就者为Carole King、Little Eva和Connie Francis。Carole King因一首《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一举成名,而Little Eva也因为Carole写了一首《The Loco-Motion》而出名。Connie Francis出道颇早,在1962年以一首《Vacation》使其事业更上一层楼。这时的女歌手多演唱他人的作品。只有Carole King在步入70年代时,才开始独立创作,并以一张名为《Tapestry》专辑,使大家欣赏到她的才华。

当然在60年代初流行歌坛中,另有一位不可忽视的大人物,即是培育Ronettes成名,也制造了《Wallof Sound》音乐专辑的制作人Phil Spector。歌手出身的Phil,在1958年即以一首《To Know Him Is To Love Him》扬名歌坛。1961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制作公司,为Romettes、Crystals和Darlene Love制作了无数畅销曲。之后,他便创出《音乐墙》《Wall Of Sound》专辑。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录音与制作手法,他以制作专辑为基础,在唱片中串连了多位艺人的歌曲交错穿插。由于Phil Spector的影响,制作人的地位开始受到重视。Phil以个性的魅力、畅销曲的说服力,使乐界与大众开始重视制作人的功能与影响里。这为摇滚乐的发展,引入了强调制作概念的优良传统。

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当Bob Dylan发表第三张专辑《The Time They Are A=Changin》的同时,Beatles以一首《I Want To Hold Your Hand》在美国登陆。此刻的Dylan正忙着他的宣传工作,他坐着朋友开的客货两用车,进行全美的发表演唱,在旅途中听到收音机播放Beatles这首在榜中高居第八名的曲子,带给他无比的震撼。但是他的朋友告诉他Beatles的音乐是青少年喜爱的典型,和他的音乐并不冲突,但Dylan却不这么想,因为Beatles的东西的确打动了Dylan的内心,他很明智地吸收了Beatles的音乐,并渴望着再创Presley时代的盛况。

《The Times They A=Changin》的发表使Dylan在评论中赢得了"新民谣英雄"的美声。在美国巡回演唱结束后,他便飞往英国进行宣传演唱,结果获得全胜。在这次英国的旅程中,他最大的收获便是结识了Beatles的四位成员,他们之间的谈话十分投机,Dylan为Beatles引进了大麻的迷幻奇效,而 Beatles也传授给Dylan摇滚的精髓。紧接着他又认识了Rolling Stones和Animals,这时Dylan极为惊讶地听到了Animals重新解释了Dylan第一张专辑中的曲子《The House Of Rising Sun》。Animals将古老的民谣从摇滚中唤醒,而民谣和摇滚结合的新风味,同时敲醒了Dylan心目中长期幻游的美梦。

"摩城之音"呼风唤雨


1964年是Dylan音乐生涯的重大转折点,先是Animals的《The House Of Rising Sun》的刺激,再则是Beatles和Rolling Stones的影响,更有肯尼迪总统的死亡,打碎了他政治理想的美景,在这多重因素的影响下,Bob Dylan变了。1964年6月9日在他的第四张专辑《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发表。在这张一天录完的辑子中,出现了如《My Back Page》、《Chimes Of Freedom》一类面貌全新的曲子,它们和先前的《The Times They A=Changin》等曲子类型截然不同。Dylan的这些新曲,在专辑推出前就在第四届Newport Folk Festival中发表。使得会场大部分为听抗议歌曲而来的观众,败兴而归。一个月后"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正式问世,在乐迷群众中出现了赞否两派的论调。支持他这种改变的乐迷,多半是女性观众,因为她们从Dylan的情歌中发现了他的魅力。

由于Beatles的侵入美国,并在热门榜上势力愈来愈强大,这为英国艺人开创了全球最大的唱片销售市场,紧随着Beatles而来的是Rolling Stones和Dave Clark Five等乐团。以Beatles为首的"利物浦之音"(Sound Of Livepool)、Beach Boys的"冲浪音乐",以及Phil Sector的"音乐墙"等艺人,在美国排行榜上平分天下。这时,另有一支以Supremes乐团为中心的"摩城之音"(Motown Sound)在隐蔽的角落待机而发。摩城的攻势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对日后的流行歌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70年代为该派之极盛期。80年代Wham、 Scritti Politti、Paul Young等人的崛起,被视为摩城灵歌的复兴。)初期摩城之音的代表有以Diana Ross率领的Supremes、Four Top、Temptation、Marvin Gaye、Stevie Wonder为主要的艺人。他们采取节奏蓝调的短音阶(小调)特质,改革出一种新的印象。他们追求黑人音乐的流行调式,进击白人的市场,他们将黑人的节奏感,融入了白人编好的旋律行进中。摩城之音的旋风之所以风靡开来,是得益于Phil Spector"音乐墙"的蓝调。该乐派的艺人均属于"Motown"唱片公司(该公司之命名与成立,既为此故)。公司掌握了产品统一的个性,形成了灵歌艺人的联合集团。完善的总体规划几单纯的行政系统,是推广摩城之音成功的主要因素。

然而Bob Dylan这时改头换面之举,虽在1964年造成了不利的局势,但他敏锐的察觉力和创意,不但在1965年后为个人缔造了创作思潮的顶峰,而且可以说,他改写了现代民谣的历史。1965年Dylan在录制《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时,大胆起用了以电吉他为主奏的摇滚乐队。这样的突破是源自于Beatles、Animals启蒙的摇滚热情。从纯民谣里蜕变出来的 Dylan,可从《Mr。Tamburine Man》一曲中呐喊式的歌唱,从蓝调电吉他的背景伴奏中察觉分辨出来。1965年3月发表的《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专辑,音乐风格明确地显示出Dylan正从民谣歌手转变为摇滚歌手的轨迹。该专辑同时确立了"民谣摇滚"(Folk Rock)在乐坛上的地位。"民谣摇滚"这一新鲜的名词,在当时十分难以断定其确切的意义,因为在现代民谣中的歌词,本来就符合摇滚精神。当Dylan将电子乐器风格融入其中后,无形中划定了民谣摇滚的范畴,从另一个观点来看,我们可以视其为带有共鸣风格的摇滚乐。

这张《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就Dylan本身而言,是具有绝对的诚意来表现他新发现的素材,然而却造成了乐迷们的恶毒攻击。支持Dylan的群众阶层有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支持者多半是听Beatles摇滚乐的新生代。由于Dylan风格突变的影响,造就了一支有RogerMc Grinn、David Crosby、Michael Clarke、Chris Hillman组成的乐团The Byrds的崛起。The Byrds的处女辑《Mr。Tamburine Man》在1965夏季挤入热门畅销专辑之列,整张唱片很明显受到Dylan《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民谣摇滚风的影响,此后民谣摇滚典型的同类作品相继出世。在The Byrds的《Mr。Tamburine Man》获得成功后,Dylan参加了第五届Newport Folk Festival,他率领着Paul Butterfield Blues Band登台,以一首《Like A Rolling Stone》揭开了他们表演的序幕,但是在唱完第三首曲子后,便被观众猛烈的嘘声轰下台。原因是民谣乐迷们一致认定摇滚是低俗、下等、幼稚的音乐,而他们心目中的英雄Bob Dylan却玩起这种令他们厌恶的音乐,难怪Dylan当天的下场如此凄惨。这一事件对Dylan并未造成很大的打击,因为他的军曲《Like A Rolling Stone》在榜上荣获王座,这是Dylan初尝排行第一名的滋味。随后在8月间,Dylan的第六张专辑《Highway61 Revisited》发表,获得好评,此时Dylan的身价已跃升到了流行音乐的顶点,并正式确立了摇滚音乐家的地位。

60年代中叶,Dylan的半出世思想,对人文的观注、反映社会阶层的写实风格及青年文化运动的理念,五一部队美国60年代末缤纷灿烂的大时代产生影响,并成为不可多得的力量源泉。

魂系旧金山(1966-1969)



Dylan自《Highway 61 Revisited》发表后,对许多艺人产生极大的冲击,除了The Byrds的《Mr。Tamburine Man》外,Turtles乐团的处女作《It Ain`t Me Babe》也是以Dylan的曲子命其标题,之后的Lovin`Spoonful和The Mamas & The Papas更身受其影响。

Loven`Spoonful是60年代中期最成功的团体,他们和Dylan一样是发祥与格林威治村。团长John Sebastian的父亲是世界知名的口琴演奏家,John在优越的音乐环境中长大,自幼就精通于口琴的吹奏。在格林威治时期,他结实了Bob Dylan和其他一些好友,如Dove Van Ronk、Jim Hardin等人,John经常以客串的身份参加好友节目中的演出。而John自己则于1964年12月组建了一支名为Lovin`Spoonful的四人团体,半年后推出第一张唱片,标题为《Do You Believe In Magic》同名单曲高居全美排行第九名,第二张专辑《Daydream》发表后在榜上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成为热门金曲,自此以后 Loven`Spooful的音乐前程一片平坦,功名利禄如影随形,接踵而至。他们在东部和西部的The Byrds互相叫劲,成为美国通俗乐坛上两朵奇花。该团的乐风基本上仍建立在民歌的曲式上,其中散发出清新而活泼的节奏,完全抓住青少年天真、纯洁的单纯心理。正如同John Sebastian本人的形象一般。他们将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沼泽蓝调、西部乡村音乐、青草地乐风、罐头音乐和卡通模式等要素融化入民谣的体内,而产生对青少年人具有特殊吸引魅力的Loven`Spoonful之音,俗称"泡泡糖音乐"。

美国的摇滚乐界分为东海岸和西海岸的两大势力,在1964年以前的分布版图,东海岸一纽约为中心,而西海岸则是以洛杉矶为根据地,但是从1965年后半年开始,在旧金山出现了花童团体的运动,遂转移了西海岸的中心,于是在四海按便有了洛杉矶和旧金山两处阵营自相独立的局面。当时的洛杉矶是以The Byrds为领导中心,1965年末,1966年初在旧金山则出现了一支名为The Mamas & The Papas的重唱团体,初登场便以一首《California Dreamin》称霸了全美的流行乐坛,这支有两男、两女组成的流行民谣乐团,融通俗的曲式和唯美的人声交响为其成功的利器,在此之后,该团佳作连连,推出了不少热门金曲。

同时旧金山这时出现了Jefferson airplane、Warlocks、Quicksilver Messenger Service等新兴的团体,诞生了所谓的旧金山之音(San Francisco sounds),他们并未接受洛杉矶乐团的引导,而独创旧金山地区特有的音乐模式,展现出地方性的音乐内涵和精神,充分表现出该区的亚文化和前卫文化均富有无比深刻意涵的特质。而这些潜伏于地下的团体是如何在一夜之间被挖掘出来的呢?

1965年11月,在旧金山有一位对摇滚乐有着深刻理解的宣传家Bill Graham,在该地开设了年名为"Fillmore Auditorium"的开放式摇滚会堂,以供地缘相尽的摇滚乐团表演。最初在Fillmore演出的乐团是Feffson Airplane和Fuges,从此之后演唱会获得了独立地位,它和乐团的舞会表演或类似的场合彻底分离开了。这也正是Bill Graham建设这所Fillmore演唱场所的目的,该庭日后成为摇滚艺人理想中的表演殿堂,所以Fillmore Arditorium在美国摇滚史中担任了一部分重要角色。

自1965年后,摇滚音乐史可以说开始进入极盛的黄金时期,几组超大型的节目,在舞台上陆续展开,如Bob Dylan从劳动抗议的民谣歌手,跨入摇滚世界成为偶像,随后The Byrds、Lovin`Spoonful、The Mamas&The Papas等团体高擎着民谣摇滚的旌旗入场,紧接着是Fillmore Auditorium的开幕,这一切掀起了旧金山摇滚活动的热潮。这支骤然突起的新军,开辟了摇滚乐最深层的精神领域,唤来了摇滚灵魂驻足于青年心灵最真挚的时刻。同时在英国,Beatles发表了新作《Rubber Soul》,这张专集彻底摆脱了50年代的摇滚乐风,确立了Beatles之音的自我风格。在社会背景方面也有重大的变化。继肯尼迪之后就任美国总统的约翰逊,倾向激进派的主战论调,而毅然决定全面介入越南战争。1965年8月,在北越发动大规模的搜剿,由于地形关系,战局陷入泥沼中。另一方面国际视听的舆论压力,也促使美国政治立场处于劣势,越南问题无法迅速解决,对美国而言是一场大灾难,这场灾难掩埋了无数的美国青年和大量的进恰好。于是青年抗议的声浪在美国本土内骤然高涨,反战运动的兴起本来出于自我安全的利益和对和平的渴望,后来连带唤醒了多数青年的自觉意识,他们不再信任长者,他们开始追寻生命、真理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的价值取向,他们重新审视自然的循环次序和万物彼此消长的关系,他们向往空灵和冥想中的世界,这些并发的思潮,源于1965年本世纪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全球性青年文化运动,所以每当人们说到这次完全自发而纯粹精神性的运动时,都不免要说到"令人激动的60年代"。1965年末,1966年初和The Mamas&The Papas的《California Dreamin》在榜上齐名的热门曲《Sounds Of Silence》是Paul Simon和Art Garfunkel这个两人重唱组的作品。Simon&Garfunkel的作品是以共鸣传声为特性,其中电子乐器的使用,词曲的风格,均和 Bob Dylan有共通的趣味,如此看来《Sound Of Silence》的畅销是有其必然性的。Paul Simon的卓越才能和同样隶属于CBS公司的巨星Bob Dylan是并驾齐驱的,所不同的是Simon比Dylan具有更抒情清秀的一面,同时他练有一手精湛的民谣吉他演奏技巧。他的吉他奏法完成了一种独特的民谣风格,也由于Paul的演奏技术,使Simon&Garfunkel的曲子增添了不少华丽的气氛。他们二人是唯一能够继承自Dylan转入摇滚界后民谣乐坛悬置的巨星王座的。

Simon&Garfunkel早在1957年就已录制了唱片,当时他们都还是高中学生,以Tom&Shirley的团名发表了一首《High School Girl》的单曲。进入大学后他们对音乐抱有更高的热忱,于是在1964年和CBS公司签定了契约,并发表了第一张专辑《Wevdnesday Morning3 A。M》,该专辑的销售并非优异,却能很稳定地保持一年的长期销售记录,CBS公司察觉了Simon&Garfunkel的潜力和可塑性,紧接着推出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Sounds Of Silence》,果然造成轰动,自此之后,Simon&Garfunkel成为CBS公司最具票房价值的歌坛巨星了。

嬉皮大本营──旧金山



1966年,是旧金山摇滚步入大跃进的时期。Bill Graham的Fillmore Auditorium,定期且密集地推出演唱活动。经常在会庭演出的团体Jefferson Airplane、Warlocks、Quicksilver Messenger Service和Great Society均获得好评,他们都拥有不少热情捧场的歌迷。这是因为他们的音乐给人单纯平静的感觉,另外在舞台外,怪诞的发型,奇异而具部落色彩的服装款式,言谈举止,无一不为年轻人所倾心。在旧金山,嬉皮士获得了完全压倒的势力。嬉皮士们的主张是打破既成的社会生活模式,反对既成的社会体制。嬉皮族群的组成分子包括了劳动阶级、白领阶级、高级知识分子和社会中各行各业的青年,这种全然凭着自我觉醒,而不分阶级的全面性亚文化运动的大本营是在旧金山的 Haight、Ashbury一带地区,他们实行自治原始社会(Commune)的模式共同生活在一起。如Jefferson Airplane和Warlocks的成员本身也是生活在这种自治原始社会的模式里。在嬉皮的社会中,他们从组织的劳动生产中自给自足,也有人用音乐来赚取生活费用,贩卖服装与饰物也是他们挣钱糊口的方法。生活方式虽各有不同,但是全体的嬉皮都持着同样的生活信念,即是"爱与和平"。为了维持这种状态,音乐和麻醉是不可缺乏的精神粮食,其中真正能够进入麻醉后幻觉状态的方法不外是服食药物,而取得药物又必须花费十分昂贵的金钱,于是这一环节也成为嬉皮们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一般而言,迷幻物品是以大麻和LSD(迷幻药)最为大众化。大麻在1930年曾因有害与否两种反对论调引发了一场大论战。1938年确认其毒性浓于一般烟草,并能幻化正常意识而被禁止使用,但在国际间,各地立法是否将其列入毒品之列,分视国情而异。而LSD则是名副其实的60年代的产物。 1965年之后广泛地风行起来,这时Warlocks的成员正支持一位著名的LSD研究化学家Owsley Stanley,作为他的后盾。因为研究的项目需要,Warlocks举行了"LSD宴会",并接受"迷幻实验"(AcidTest)。经过种种实验后, Warlocks的团员Jerry Garcia、Ken Kesey`s,对于LSD的迷幻效果有了大悟大彻的经验,他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音乐能延伸药物的幻觉,也知道在幻觉中如何来创造音乐,如何来进行他们的表演,也因为药物的经验他们体会到能在幻觉(药物)中"安乐死"(Grateful Dead)者必定是一位很"感激的死者"(Grateful Dead),究竟死者感激什么呢?这正式他们的音乐所要表达的,所以Warlocks的团名改称为Grateful Dead。

此刻(1966年)东海岸的领袖Bob Dylan推出了新专辑《Blonde On Blonde》,该唱片延续了《Highway 61 Revisited》的套路,浓郁的摇滚风味,实现了诗人Dylan理想中的音乐融合,《Blonde On Blonde》则更进一步的发展出Dylan的摇滚纯度,在当时他和英国的Bettles并列为对全球青年最具影响力的摇滚音乐家。在《Blonde On Blonde》发表两个月后,1966年7月,Dylan在返回别墅Wood-stook的途中,所乘的摩托车因故翻倒,使他身负重伤,经由医师的建议, Dylan开始长期疗养,转入隐居生活,消息传出,招引了大批传播界的记者来访,但均被一一谢绝和Dylan见面,甚至连至亲好友也不例外。因此传播媒介纷纷猜测渲染的Dylan死亡之说、残废说、或发疯说等等的流言铺天盖地而来。

正值Dylan消失的时刻,旧金山乐派的地方团体,却大肆向全美各地进军。该派的先头部队是RCA唱片公司旗下的新锐──Jefferson Airplane,1966年9月该团发表了第一张专辑《TaKes Off》,一举树立了旧金山之音的名号。该团的原始成员是由主唱Marty Balin、节奏吉他手Paul Kantner、主奏吉他手Jorma Kaukonen,女声主唱Signe Anderson、鼓手Skip Spence、贝斯手Jack Casady六人所结成,其中女主唱Signe Anderson在录完《Takes Off》后就离队了,年末由原来Great Society的Grace Slick替补,由于Grace的加入为Jeffson Airplane的门面增添了不少艳丽,那姣美的容貌,特异的举止,高亢浑厚的歌声在当时的摇滚歌坛确具有超群的魅力。该团是在1965年团长Marty Balin个人开了几场演唱会,并从友人处募集了一笔基金后成立的。该团成立后,Marty自己开设俱乐部,整个店面的外观和室内的装潢都是由Marty 一人设计,设计完全是按照演唱庭和舞池的规格完成的,Jefferson Airplane就是在此发迹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表演,他们已经成了旧金山一带最负生命的本地团体。没过多久,Bill Graham的Fillmore Auclitoriym开业后,它立即成为Fillmore最顶尖的热门团体。他们有了定期演出的机会,并一下子被RCA公司所发现。Jefferson Airplane的命名由来,源自于迷幻术语。用迷幻药的人们称大麻烟管为Jefferson Airplane,于是该团名的含义即等于大麻或迷幻,正如同Grateful Dead象征着Acid药物一般。它开创了旧金山乐团喜欢以迷幻术语为团名的先例。

Jefferson Airplane的处女作《Takes Off》在音乐整体中展现出民谣摇滚亲乡,这时他们在民谣摇滚的曲式中做了新的尝试,他们试图将演唱会中高度激情的表现模式一直到唱片之中,但却碍于煤体本身的限制,使他们的第一张专辑惨遭败绩。面对唱片这种12英寸,音乐全长40-50分钟的塑胶软体的挑战,旧金山乐派似乎一筹莫展,反之在舞台上他们却能发挥出惊人的力量。若在唱片中一首3分钟的曲子,在演唱会中可能成为30分钟,因为吸食大麻或服用LSD后进入迷幻(High用于大麻,Trip用于 LSD,都是迷幻之意)的状态,它能将音乐的感觉延绵不断地持续下来,使人们从时空中解放出来,所以该派团体经常在表演时忘记了停止及结束,因为时间在那里已无意义了。于是舞台上的即兴演奏、串连不断的曲调,是旧金山之音的特征,也是他们最吸引乐迷的地方,但这只能从演唱会的现场去体会它所带来的快感。

"花童"倡导和平

1966年末旧金山嬉皮们各式自治原始社会的风格,对美国各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洛杉矶、纽约、波士顿先进城市中,不但有嬉皮的出现,而且象细胞分化般地快速繁殖出来,连摇滚音乐的走向也深受旧金山之音的改造。类似该派乐风及精神的团体陆续出现。在洛杉矶有由Grank Zappa领导的The Mothers OfInvention,和Jim Morrison所领导的The Doors,以及Vanilla Fudge等团体,在纽约则有Lou Reed和John Cale所率领的Velvet Underground为代表,虽然多数著名的团体都接受了旧金山之音的影响,但是他们无一愿作他人模式的翻版,个个乐团都有他们显明而独立的个性,散发出强烈的音乐独创精神,而这不同的音乐却又共同趋向同一精神和思想的属性,即是那充满药臭味的麻醉文化和迷幻精神,于是便有人将这些音乐总结为迷幻摇滚(Psychede Lic Rock;Acid Rock)。"Psychedelic"这个字的含义包容很广,对熟悉神游幻觉之术的隐君子而言是很容易理解的,却很难表达于文词之间。这个词大致是说使用药物之类的物品,开始迷幻后所产生的幻觉、幻听等幻象的具象,字义之间当然仍包含爱、性爱与平静等潜意识的力量,而迷幻摇滚则是当进入迷幻的想象时空的同时,输入这类力量的摇滚乐;它有助于产生丰富的幻觉或持续这一幻觉。另外也有所谓的迷幻艺术(Psychedelic Art),即是在进入迷幻时,将所见所闻所思的事物描绘出来,有许多如校园壁画、嬉皮画、波普绘画、海报、人体绘画的新发展,更有直接绘画工具的采用与风行,但是少数艺术家喜爱在床上索取素材与绘画工具,这种变态的艺术创作,暂时可归入前卫艺术的旁支几性解放运动的范畴内。迷幻艺术和摇滚乐有直接的关系,严格地说,它的表现渠道在于摇滚海报、唱片封套设计及其他宣传用煤体,迷幻艺术最重要的表现在于灯光系统的革命和设计,这方面成就最辉煌的艺术巨匠应首推 Andy Warhol。旧金山的乐团均十分重视灯光组合的设计,就以Jefferson Airplane来说,他们的舞台灯光就是自己所设计的,采用了七种颜色的荧光投射灯串连音乐系统随着音度的起伏而变化,也使用了普通影像灯、幻灯。而 Grateful Dead则由成员的家族组成一支大型的灯光团体,在灯光创作上不断推出新作。旧金山乐派的舞台及灯光表演规模,开创了日后摇滚音乐会舞台效果模式的新范例。

1967年3月Jefferson Airplane的第二张专辑《Surrealistic Pillow》发表,这是该团最重要的一张专辑,其中单曲《Somebody To Love》在全美排行上升到第五名的位置,不但为自己赢得了热门的身价,也使全美乐迷正视了旧金山之音的重要地位。之后,歌手Scott Mckenzie乘胜追击,以一首《San Francisco(Be Sure To Wear Flower In Your Hair)》在榜中崛起,曲中描述旧金山当时的轮廓,和嬉皮生活的情形。该曲是嬉皮的象征歌曲,在发际配上花朵是对和平的礼赞。因为在当时的嬉皮运动中,爱与和平的标榜,就是以花卉作为象征,这些嬉皮或成为花卉群众花人(Flower Peoole)或花童(Flower Children)。嬉皮是最典型的和平主义者,他们被美国参与越南战争的事件所激怒,他们以无暴力的抗议行动进行反击,以花为图腾旗帜及精神象征,喊出 "反对越南战争"、"爱与和平"、"不要战争、只要做爱"等口号,在示威板、告示牌上大做文章。在他们的抗议中没有暴力,只是保持沉默、笑颜与无限的苦闷几无奈。在示威游行中,棉队武装的警察部队,他们从不让步。他们向警方示出花朵,并遭残酷的镇压,知道花卉碎尽。校园中的学生反战运动,情况雷同。旧金山的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是学生运动的大本营。

Jefferson Airplane的《Surrealistic Pillow》是旧金山乐派的出师表,而Scott Mckenzie的《San Francisco(Be Sure To Wear Flower In Your Hair)》则是引爆旧金山之音全面攻势的导火线。该乐派对摇滚乐的影响远及英伦三岛。这时的Beatles和Rolling Stone也加入了迷幻摇滚的阵营,同时在加州蒙特莱一场空前未有的大规模户外演唱会上,大展雄风。演唱会网罗了英、美两国当时的摇滚精英,共同演出这场名为"蒙特莱通俗音乐会"(Monterey Pop Festival)。该音乐会的制作策划是由The Mamas&The Papas的John Phillips所担任,参加的艺人包括Big Brother&The Holding Company、Country Joe&The Fish、Simon &Garfunkel、Jefferson Airplane、Paul Butterfield Blues Band、Buffalo Springfield、Electric Flag、Otis Redding、Jimi Hendrix&Experience、The Who、Eric Burdon&Animals等艺人。这场演唱会自1969年6月16日至18日,3天聚集了5万多名观众,现场的实况也被拍摄成电影。"蒙特莱 "原来仅是一场单纯的摇滚音乐会,却因紧紧地结合了年轻人的心灵,而成为新生代的登基祭典,于是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成功的演唱会,为美国塑造出一位不朽的巨星Janis Joplin,Janis在这场音乐祭里仅以客串的身份为Big Brother&The Holding Company捧场,唱了几支曲,当她唱到"Ball And Chain"一曲时,使当时在蒙特莱的五万名观众如痴如醉,被彻底征服了,于是一位摇滚史上最伟大的女性,就此诞生了。

Janis Japlin1943年11月19日生于德克萨斯州的波特亚瑟(Porl Athur)。因就读大学的关系而转往加州。1965年时,假如正在募征女性歌手的Big Brother&The Holding Company。1966年,该团在旧金山投靠到和Fillmore具有同等地位的摇滚门第Avalon Baliroom,这是她发迹的所在。1967年初,在旧金山地区,她就和Jefferson Airplane的Grace Slick几乎齐名,但是经过一场蒙特莱的竞演之后,她的蓝调歌唱技法,令人忧郁得出奇,奠定了她的名气,也为她日后成为第一号女歌手的锦绣前程跨出了第一步。

另一方面,以洛杉矶为活动中心的The Doors,1967年5月推出单曲《Light My Fire》在榜上获得冠军,一跃而挤入顶尖团体行列,这支由主唱Jim Morrison、吉他手Robby Krieger、键盘乐器手Ray Manzarek和鼓手John Densmore所组成的四人团体,1967年初投入Elektra唱片公司门下,以《The Doors》为标题发表了第一张专辑,由于《Light My Fire》的轰动,使评论界对该专辑大感兴趣,专辑中的一首11分35秒的大作《The End》,不但是该团体呕心沥血的不朽名作(该曲曾被大导演弗兰西斯·科波拉选用在他所导的名片《现代启示录》中作为主题曲。该片是反省越战经典片,主人翁的心理情结正如同《The End》词的影射),而且成为舆论家的审视焦点。该曲的内容表现了杀父恋母的情绪及其自我拯救的激情,这正是The Doors引人议论的焦点所在。Jim Morrison在此彻底瓦解了社会既成的道德观,这种叛逆在60年代末是极具破坏力的,因为它完全符合了青年运动中的反体制与道德解放的原则,故能获得相当大的共鸣。然而在毁誉参半的声浪中,Jim Morrison的优秀的诗人直感是被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的。The Doors在音乐方面的表现完全着重于电子琴的发挥,技艺并不精湛的吉他在曲中反复穿插,却也能制造出高级的迷幻品味。

至于在60年代初期因创建冲浪音乐而成为青少年偶像的Beach Boys,在他们定期活动的演出中,我们可以看出Beach Boys受到旧金山之音、嬉皮思想和药物文化影响的痕迹。1967年他们自设名为Brother唱片公司,在该公司发行的第一张专辑《Smiley Smile》,其中的单曲《Good Vibrations》再创榜上冠军的记录,团长Brian Wilson这时正热衷于印度哲学和冥想,并醉心于研究人际关系的沟通方式。这首《Good Vibrations》正是述说有关这一方面的事情。

Bob Dylan突然隐退一年多后,纽约日报的记者,首次接触了Dylan,确定Dylan的伤势已经痊愈。此后Dylan再度复出和朋友们成立了新的组合,这个新组合即是The Band的前身,乐团所有的成员同时搬入Dylan在Woodstock的别墅,共同生活。他们在地下室装设起一个录音室,Dylan和The Band经过长期的排练,完成了默契的配合后,便发行了一张名为《The Basement Tapes》的集子。1967年10月Dylan最敬重,并受其影响最深的Woody Guthrie去世了,此刻正值Dylan灌制新专辑的期间,12月Dylan的专辑《John wesley Harding》发表,这张专辑是他退隐以来的第一张专辑。 《John Wesley Harding》是一张乡村歌曲唱片,是在乡村音乐的大本营田纳西州的纳许维尔录制的,整张唱片的音乐焕发出强劲的乡村狂热几情感,和前作《Blonde On Blonde》的风格大异其趣,这是直接受他一年半以来休养过度,所产生精神散漫而不安的影响,于是他便将自己的情感愿望寄托在《John Wesley Harding》之乡野复古的自然简约中,然而《John Wesley Harding》的音乐形态深深地影响到随即产生的乡村摇滚乐风。乡村摇滚大部分的精神继承了Dylan的创作。在他静养时期,正是迷幻音乐大作狂烂之际,Dylan个人对迷幻精神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是非现实的,遁世的;另一方面它又是现实的,即它在不真实的世界中,严厉批评了现实世界的严重过失。迷幻精神的存在对他有如能源与知识活水般的重要,所以Dylan认为迷幻教人如何回归自然,如何踏实地活在地球上。

70年代:争奇斗艳觅风流


由于《John Wesley Harding》的影响,立刻诞生了一支追随者The Band,该团于1968年8月发表的第一专辑《Music From Big Pink》,着实是对当时横行于摇滚乐坛的迷幻音乐,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他们追求简单而强劲的摇滚节奏,以"拥抱大地"为该派摇滚的宣言。实际上,The Band的出现,的确改变了摇滚界清一色的迷幻音乐的势力。之后Al Kopper也成立了一支名为Blood,Seat&Tear的带爵士风韵的乡村摇滚团体。另外,还有脱离迷幻摇滚队伍,加入乡村摇滚行列的,原 Buffalo SpringfieldRichie Fuary、Jim Messina等人成立的Poco乐团。于是乡村摇滚在西海岸日渐取得地位。而正统的迷幻团体,也就是被称为旧金山三杰的Jefferson Airplane、Grateful Dead和Quicksilver Messenger Service,此刻却更内敛地将音乐内涵转向对玄理的追求,形成了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的态势。另一方面是在蒙特莱崛起的摇滚女王,Janis Joplin也挟着蒙特莱的余威,发表了专辑《Cheap Thrills》,她凭借个人对蓝调音乐的异常敏锐的直感和自由演唱才华,赢得了最高的评价,使蓝调摇滚在60年代末期展露出不可一世的雄威。

1968年3月,Bill Graham在纽约有开设了一间Fillmore,命名Fillmore East。6月间旧金山的Fillmore Auditorium乔迁,并改名为Fillmore West,此刻经常在Fillmore West表演的艺人有Steve Miller Band、Santana、Sly And The Family Stone和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等新的面孔,至于Jefferson Airplane和Grateful Dead则以前辈的身份,不定期地光临指导。因为新旧乐迷的汇聚,Fillmore的票房在这时达到了鼎盛。

自1968年后,摇滚乐的版图有了极大的变化,其构成分子形成不规则的排列组合,突变出许多游离与无法辩识的个体。摇滚历史的发展到此刻已进入最光辉灿烂的创作期,百花齐放的流派为70年代的通俗音乐和唱片产业奠定了宽畅易行的大道。




- 作者: wahazhang 2005年06月18日, 星期六 14:31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摇滚简介 R&B·C&W──摇滚家园



摇滚乐基本上是由"节奏与蓝调"(Rhythm & Blues)和"乡村与西部"(Country & Western)两类乐种融合产生的。R&B("节奏与蓝调"的缩写)是黑人音乐的典型,C&W(是"乡村与西部"的缩写)是传统的白人音乐,在两者汇合之前,其主流还是倾向于R&B。R&B40年代至50年代前期,制造了流行乐坛上爆炸性的轰动。那时R&B的表现方法和内涵表现了自美国独立前一直到当时黑人受难生活的背景,和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灵歌有同样的音乐风格。之后,R&B演变为以芝加哥为代表的 City Blues,这种城市蓝调的乐风是以黑人教会的福音歌曲为基础,由此确立了近代人们耳熟能详的R&B音乐。R&B本来仅是黑人民众间的流行音乐,如何得以普及于白人的社会呢?这似乎全得归功于在WINS机构中极具知名度D。J。Alan Freed,他热心地努力于黑白音乐交流的传播,使R&B及白人的C&W有了彻底同化的契机,自然形成了摇滚乐的雏型了。

R&B的白人始祖Bill Haley。Bill原本是一位西部摇滚乐队的歌手,当这位乡村歌手第一次听到R&B的音乐之后,便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尝试着把 R&B的曲式编入自己的音乐中。结果因他的实验发展出了一种新的乐风,这就是白人最初创作的被称为"Rock'n'Roll"的原始样式。 1954年,Bill发表了他第一首摇滚作品《Shake,Rattle And Roll》,之后,Bill和他的乐队共同创作了原始摇滚的经典《Rock Around The Clock》,这首曲子使他们一跃而成为超级巨星。因为该曲本身具备了高度煽情的效力,并且很适宜地配合了一部描写青少年问题和叛逆行为的电影《The Blackboard Jungle》,1955年它为美国通俗文化带来了无比的震撼。这部以年轻人为对象的电影,确实吸引了无数青少年涌向电影院。这些热情的年轻人对这部电影产生狂热的原因,并不是因着迷于片中充满叛逆性格的主角,更多的是为了那首《Rock Around The Clock》的新流行曲。他们疯狂地在戏院中随着音乐,跳起新发明的舞步。由于《The Blackboard Jungle》和《Rock Around The Clock》在市场上的成功,连带而来地出现了摇滚音乐的春天。在1955年一年间就出现了许多摇滚乐曲在票房上大创热门的记录。如Bo Diddley的《I`m A Man》、Chuck Berry的《Maybellene》、Little Richard的《Tutti-Frutti》和Fats Domino的《Ain`t It A Shame》等。

当每一种运动或潮流开始后,一定少不了偶像,摇滚乐也不例外。猫王Elvis Presley正是摇滚乐的领袖人物。如果说Bill Haley是第一位白人摇滚巨星的话,Elvis Presley便是第一位摇滚青年的偶像了。巨星以音乐家的姿态来加强歌手的气质,而偶像除了上述的方式外,他的生活举止及私生活同时也成了乐迷关注的焦点,Elvis完全具有以上的条件,于是更成了50年代青少年的代言人及象征性的典型了。如今,只要说到"猫王",人们还会记起当年的"摇滚皇帝"是如何打下半壁音乐江山的。他的桀骜不驯的个性魅力,也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第一尊摇滚偶像



"他们有命定的上台时间和下台时间;每个人在台上都要演出各种不同的角色……"──SHAKESPEARE

若问"猫王"是谁,他便是艾维斯·普莱斯利。

Elvis Presley于1935年1月8日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东吐丕洛(East Tupelo)的一座小村庄里。Vernon是一位庄稼人,Gladys则靠到处大零工来补贴一家贫困的生计。Presley家是美国南部典型的贫困户, Elvis的双亲具有很执着的宗教信仰,Elvis也因为他们的关系,每周日必须到教会的唱诗班去唱一些祈福的赞美歌。Elvis在成长的过程中,饱受地缘上很大的黑人福音音乐的洗礼,传统的西部乡村音乐对这位白人的感染力,奠定Elvis后来创作摇滚音乐的基础。

1948年Elvis13岁时,全家移居到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孟菲斯后来成为美国南部的音乐大都,该地蕴育了著名"Memphis Soul"乐派,田纳西的另一城镇纳许维尔(Nashville)则成为乡村歌曲的大本营。在孟菲斯的R&B及纳许维尔C&W& 的深刻影响下,Elvis的音乐灵魂中摇滚模式自然地形成了。1953年,Elvis高中毕业后找到了卡车搬运工的工作,在他领到第一笔薪水后,就立刻在孟菲斯找到一家Sun的地方性小唱片公司,录制了《My Happiness》和《That`s When Your Heartaches Begin》两首曲子,作为送给母亲的礼物。Elvis录音时,Sun唱片公司的Sam Phillips曾到录音室中看了Elvis的演唱,Sam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留给Elvis自己的名片。Elvis便在Sam的百般利诱下加入 Sun唱片公司,推出了第一张专辑。以一首《That`s Alright Mama》在孟菲斯地区销售7000张而赢得了地方性畅销曲的殊荣。这时的Elvis恰巧碰到一位酷爱C&W的Thomas Parker,这位慧眼识英雄的经纪人毛遂自荐地买下Elvis的经纪合约。

1955年Elvis在Thomas的高超经纪手腕开发下,和当时极具声望的大唱片公司RCA签定了合约。从此Elvis拥有了一个五人的乐队,自己自然也就成了RCA的专属歌星,和一年前仅是卡车工人的下等阶层的身份相比,真有天壤之别。在效力于RCA的第二年,RCA公司发行Elvis的第二张专辑《Elvis Presley》,其中单曲《Heartbreak Hotel》立刻在全美市场上成为畅销曲,同时使Elvis跃身为青少年的新偶像。凡是看过《The Blackboard Jungle》的年轻人,绝对会立刻想到Elvis叛逆偶像的造型,更难抗拒的是他那富于挑逗性的魅力。Elvis Presley是真正敲开摇滚大门的第一人,因为他为摇滚在市场上创造了空前的狂热需求。在他的音乐中,被夸饰铺陈的电子乐器的刺激,化解了年轻人不易满足的愿望和好奇心,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多种心理矛盾,使他们的情绪获得疏导和发泄,使摇滚乐成为当时青年唯一也是真正被需要的通俗音乐。

Elvis的音乐直接且明确地道出了青少年的心声,以及成人与青年世界之间的种种隔绝、偏见、不谅解(容忍)几代沟等问题。自从《The Blackboard Jungle》放映以来,成人社会普遍都自以为是地认为已经看透了摇滚乐的本质,并存有极大的反感,Elvis的煽惑,更令他们认定摇滚乐是中最恶劣且不良的音乐。它被成年人"注册"成脱离伦常、具有暴力倾向和强烈风格的"商标"。电视Elvis出现时,他那洁白如玉的肤质,下身的特写,脚的摆动和腰部的颤抖更引起人有关性的联想。Elvis正是以性的诱惑令崇拜者着迷。

Presley的旋风爆发后,50年代后叶的流行音乐舞台,已然成为Elvis Presley一人的天下。继《Heartbreak Hotel》之后,又有《Hound Dog》、《Love Me Tender》、《Don`t Be Cruel》等曲子,一首首登上冠军宝座,成为年度最畅销唱片。Elvis的成名也自然被标榜为"美国南部贫穷白人的成功楷模"、摇滚乐的旗手、摇滚艺人的典范、巨星等,令人羡慕的荣华、头衔,都汇聚在由卡车工人瞬间变成明星Elvis Presley一人身上。这个富有传气性的诱惑,掀起了许多年轻人追求艺人生涯的摇滚梦。在他们看来,摇滚可以创造奇迹。

由于Bill Haley & His Comets的《Rock Around The Clock》和Evlis Presley的出现,摇滚乐改变了原来抒情、声乐、民谣风的流行音乐趋势,1955年后摇滚乐即"没收了"排行票房的王牌。它的内容指向70年代年轻人的生活习性,深入探讨青少年的心理情结,密切关注人们生活状况和各种关系,完全超越了旧式流行歌曲的内容范围。摇滚乐,已经不再是主张纯粹娱乐的流行音乐了。

摇滚风格的拓荒者


Elvis Presley的经纪人Thomas Parker在塑造出一位Elvis Presley之后,又再度发挥了他发掘新秀的经纪才能,寻获了一位才艺卓越的音乐家布迪·霍里(Buddy Holly)。当Presley巡回表演来到德州的拉布克(Lubbock)时,为Presley前来捧场的就是当地艺人Buddy Holly。Buddy杰出的演出吸引Parker,随即引荐他Decca唱片公司并隶属其麾下,Buddy在Decca录制了五张单曲,但是始终不见 Decca发行这些唱片。这样的态度使Buddy灰心极了,正当他面临绝望之际,遇见Cricket Jerry Allison和他的乐团,Cricket再度点燃了Buddy的希望。于是他们录制了一卷工作带投寄数家唱片公司,并结识了录音室的Norman Petty,Buddy便邀Norman做他们的经纪人。不久Buddy Holly & The Cricket便和Brunswick唱片公司签约,而Buddy个人则是属于Coral唱片公司的艺人。这时他把自己的音乐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使它们符合商业上的要求。1957年9月推出单曲《That`s Be The Day》,这首单曲很快便在市场上获得佳绩,Buddy Holly & The Cricket带来了不小的名声。Buddy和Bill Haley及Elvis Presley是很不相同的,Buddy的特征是属于十分前卫化的摇滚乐者,他虽无巨星的气质,但《That`s Be The Day》这首完全新颖独特的新曲,却留给人一种独具魅力的明星形象。Buddy的新摇滚和Presley的音乐比较起来,更为质朴;在歌唱方面, Presley运用了很多黑人的语言,而Buddy带有较纯粹的C&W乐风,也就是纳许维尔的风味,这和Presley那种孟菲斯的乡土之音相应成趣;Presley是长发的先锋,Buddy却是"超人"那种白领阶级的典型;在整体印象上,Presley代表着性、暴力和邪恶,Buddy则代表健康、活泼和完美。Buddy Holly的摇滚创作富有十分洗练且鲜明的个人色彩,有别于当时商业性的市场摇滚。Buddy在当时所获得的评价非常高,除了成熟稳健的曲式外,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将混合乐风极重的摇滚乐,调配出定性而具体的白人摇滚模式,Buddy是拓荒时期摇滚风格的完善者。

Elvis Presley的电影和纯粹商业性的音乐,深深地浸入西方青年的心中。Buddy Holly的音乐却具有纯粹的个性化特点及摇滚的实验精神,所以我们可以发觉喜爱Buddy的观众多是单纯的摇滚乐迷,买他唱片的人也多是些摇滚偏执狂。在今天的欧美地区,Buddy Holly在摇滚乐迷中,仍有很高的声望。许多后来成名的摇滚艺人无不受他的影响,如奔忙于英国至纽约之间的Elvis Costello及英国的Hollies等就相当典型。Buddy的歌曲常被日后的摇滚音乐家引用,有关他的传记、研究书籍等也纷纷在各地发行。 Buddy Holly之所以在摇滚史上会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由于在当时没有一个摇滚人像他那样,注重创作理论,悉习研究音乐的特性,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但这样一位有才华的摇滚启蒙、实验者,却22岁便告别了世人,为我们留下的是《That`ll Be The Day》、《Peggy Sue》、《Maybe Baby》、《It`s So Easy》、《Early In The Morning》等早期摇滚经典。人们对Buddy音乐才华的赞赏,因其短促的生命而留下无限的遗憾,相对地这也提高了他的重要性。

1959年2月3日,Buddy Holly在巡回演唱途中堕机身亡。他是一位极不走运的艺人,自1957年《That`ll Be The Day》一曲出道后,在两年的活动期间他推出了多首畅销曲,然后却突然离去。当他的死讯传出后,全球摇滚乐迷的悲痛自然不在话下。更进一步的反应,则表现为有些人也产生了死亡的绝望情绪。1971年全美最畅销金曲《American Pie》中Don Mclean就直接地唱出:Buddy Holly死亡之日,亦即摇滚死亡之日。1973年成为时髦话题的《美国风情画》(American Graffiti)的台词也说:"Buddy Holly之死的冲击,是摇滚乐的一次火葬。"片中还描述Buddy的死亡,造成了许多乐迷的休克。这部片子是《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的处女作。故事的舞台放置在1962年代美国年轻人的生活情趣、思潮和风俗。故事构成十分特异,全片贯穿着流行音乐,它对摇滚乐起了很大的宣传作用。影片中网罗了 50年代的摇滚巨星,Bill Haley、Buddy Holly、Chuck Berry、Fats Domino的名作,编织出50年代风格的青年文化电影。本片的议论反响足以与由James Dean主演的一连串《西城故事》式的青春电影相媲美。片中值得注意的还有年轻人的服饰、高校舞会、Custom汽车及一切细微道具,它聚集了50年代青年文化的宝藏,而成为象征及了解美国50年代青年社会的经典作品。

50年代摇滚英雄谱

"摇滚精神的特征是火活力和激情,相比之下,50年代的艺术主要偏向于语言,它们的标志是嘲讽和控制,是活力向形式的升华。50年代的精神是新古典式的,拘泥于形式,而60年代则是表现主义的,浪漫的,自由的……" ──MORRIS DICKSTEIN

美国50年代的特产便是出现了无数的摇滚明星。这些摇滚明星很适于被做成一本彩色月历,在每个月份来介绍他们不同的风格。摇滚乐本来就是起源于 R&B,它是黑人的精血。在黑人摇滚音乐家中,Chuck Berry是早期的代表性人物。1955年Chuck遇见了蓝调歌手Muddy Waters,Muddy便引荐他到Chess唱片公司。Chuck的第一张单曲《Maybellene》的畅销为他出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后他的演艺事业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他的音乐代表了最典型的《Rock'n'Roll》,其中有《Roll Over Beethoven》、《School Day》、《Rock'n'Roll Music》、《Johnny B.Good》、《Sweet Little Sixteen》、《Nadine》等,这些曲子,到今天仍被很多乐迷津津乐道,也被许多摇滚音乐家反复地演唱。

另外,Little Richard以一首《Tutti-Frutti》走红之后,《Good Golly,Miss Molly》、《Jenny Jenny》等曲相继造成轰动,从而确立了他的声望。Richard弹奏的钢琴表现出短促快捷及破坏性的风格,充分显露出他好动精悍的个性,奇异的舞台服装与浓艳的化妆,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这使他成为"魅力摇滚"(Glan Rock)的先锋。

Fats Domino是一位和Chuck及Richard同期的前辈人物,他在40年代R&B的本质发生裂变时,就已活跃于歌坛,1955年以一首摇滚曲《Ain`t It A Ahame》而成名,自此之后的音乐走向,表现为一种带有浓厚混合风味的摇滚曲,并因而开创了"新奥尔良之音"(Sound Of New Orleans)一派的音乐。在他的音乐中可以找到前后期R&B、R&R分野的痕迹,Fats Domino因而获得高度的评价。直到今天,他的乐风仍有不少追随者,造成一股地方性的势力。在他之后大部分黑人摇滚艺人也都效法Fats Domino,成功地推动了R&B与R&R彼此的分化,其中包括Bo Diddlex、Platters、Sam Cooke和Ray Charles等著名乐手。

在白人方面,则有Presley第二之称的Gene Vincent登场。1956年他以一首《Be-Bop-A-Lula》获得明星的地位,但是不幸在60年代因发生车祸而行动不便,只好从第一线退位。白人的摇滚乐者虽然经历了R&B的陶冶,但乐手在形象塑造上仍偏重白人的气质,这可以Gene Vincent所属的"Rockabilly"一派为代表。Jerry Lee Lewis是该派的佼佼者,他于1956年出道,同样隶属于提拔Elvis Presley的Sun唱片公司。Jerry凭借《Whole Lot Of Shakin Going On》及《Great Ball Of Fire》两曲闯出一片江山,尤其是《Great Ball Of Fire》,破记录地销售了500万张。和Jerry Lee有同等盛名的Carl Perkins以一首《Blue Suede Shoes》在乐坛崛起。其他如Johnny Cash、Dale Hawkins等人,以Elvis Presley为首形成一个称为"Rockabilly"的乐派,这一乐派除了在乐风,造型打扮和表演方式上有着共同的特征外,还有几项常被人忽视的共同背景,即他们均来自于孟菲斯,他们均经由Sam Philips这位关键人物的提拔,在Sun唱片公司发急。到了Don和Phil两兄弟合组的Everly Brother手中,"Rockabilly"的风格开始变质了。他们削弱了跳跃与动感的成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绝妙的和声重唱,这直接影响到后来The Beach Boys、Mamas And Papas及60年代西海岸最负盛名的团体Simon & Garfunkel。在Everly Brothers手中创造出许多家喻户晓的名作,如《Bye Bye Love》、《Till Kiss You》、《Wake Up Little Susie》、《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Don`t Blame Me》、《Crying In The Rain》。

60年代摇滚新浪潮



"且记住,爱将会为你引条路,你愿意尝试改变以下生命吗?" ──引自《LOVE WILL FIND A WAY》

60年代在摇滚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至今还有许多歌迷念念不忘这一时代的摇滚风情。有评论家认为,七、八十年代的摇滚并未能超越60年代。莫里斯· 狄克斯坦(Morris Dickstein)就曾指出,"摇滚乐是60年代的集体宗教──不仅是音乐和语言。而且也是舞蹈、性和毒品的枢纽,所有这一切集合而成一个单独的自我表现和精神漫游的仪式。"最初创造的摇滚世界,本是一片荒原,零散的几位斗士以暴戾的性格驰骋于这片疆域。不久后,原始的文明逐渐聚成了族群的组织模式,架起了各族信奉的图腾旗帜,各部落中于是出现一两位不可一世的勇士和英雄,来表达他们各型名色的教义与风格。基于"生存竞争"的需要,在互相的激励下,他们的作品很快迈进了一个新的境界,正面的冲突,在反面却起到了激励的作用,他们的竞争无形中为他们的世界开拓了一块辽阔的疆土,同时日渐宏阔奇异的摇滚景观也为他们带来了无数的子民。因此,又使其他世界的斗士介入了这场混战……

在商业集团的控制下,他们又将摇滚世界未开化前的流行旧曲,套入摇滚乐的经典模式中,发展出一种机具特性、公式化的抒情性软调摇滚,以迎合人性追求舒适与温情的需求,于是塑造出两位举行Paul Anka和Neil Sedaka。Paul在1957年15岁时以一首《Diana》创下销售700万张单曲的空前记录,成为美国流行歌坛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之后畅销曲不断出现,如《 You Are My Destiny》、《Crazy Love》、《Put You Head On My Shoulder》、《Puppy Love》、《Having My Baby》等。Neil Sedaka的音乐十分早熟,1958年后的佳作如《The Diary》、《Oh!Carol》等频频出现,到了60年代,他开始十分活跃起来。

由于Paul和Neil自作自唱获得了成功,流行乐坛开始形成独立创作的风气:只要作曲内容对流行趋势有较高的敏感性加上作品不乏吸引力,那么,即可拥有成功的商业市场。于是问题也产生了,争论的焦点在于"Rock'n'Roll"的头衔与定义。市场的事实,迫使摇滚乐必须脱离流行歌曲,重新分野。因为在通俗音乐界又卷起了另一场新的风暴,即原来那些如Elvis Presley、Gene Vincent、Chuck Berry、Little Richard等正统重量级的摇滚鼻祖们,纷纷放弃了排行榜的目标,脱离了市场。Elvis也毅然弃歌从军。他的离队使得自命为摇滚的情调歌曲,在流行歌坛兴风作浪,摇滚界仅剩下的几名韧性较强的摇滚者在圈内残喘着。1959年2月Buddy Holly的意外丧生和1960年Gene Vincent的车祸,更使摇滚骤然间跌入死亡的状态,这象征着50年代已经结束了,它将成为一个逝去的时代。

表面上看起来,摇滚的灵魂已经坠落死亡,然而紧接着来临的是充满新气象的60年代,摇滚受难的灵魂在艰难的环境里继续苦斗着,新生代的巨星也在期待中降生了。

Elvis Presley是白人的摇滚音乐导师,他使摇滚乐在美国形成气候,他赋予了摇滚乐充沛的生命力。而在60年代,Bob Dylan则是为摇滚乐注入思想与心智的第一人。Bob Dylan横跨六、七十两个年代,领导着美国摇滚内在思维运行和发展。直到如今,他的存在仍在思想内涵的领域上,有着某种程度的影响力,染而他那巨大且具决定性的影响,仍应特指为60年代。

"现代民谣"的风采

Bob Dylan的原名为Robert Allen Zimmerman,1941年5月2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的杜勒斯(Duluth)。在他6岁时,全家移居到一个叫希宾(Hibbing)靠近矿区的小镇上,少年时期的Dylan只不过是一个喜爱音乐的平凡男孩。到了14岁时,他在戏院里看到了《Blaxkboard Jungle》中的摇滚狂热,这使他首次对通俗音乐大开眼界,15岁时,他拥有了第一部摩托车,同时是电影明星James Dean的信徒。Dylan犹太裔的父亲在希宾的街上经营着一家小型商店,这是个典型中产阶级劳动者的家庭。儿童时期在不大理想的环境(生活空间、家庭、教育)中成长,使得Dylan一直到了上大学后,才开始有小小的梦想与追求目标。

然而这个小小的梦想似乎也是扎根于少年时代。父亲常常希望他能比Elvis Presley伟大,像James Dean一样具有英雄气质。1959年Dylan离开了矿区小镇,来到明尼苏达州东南部的大都会明尼亚波利斯(Minneplois),进入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就读。在大学一年的时间里,Dylan唱遍了附近所有的咖啡屋,却荒废了自己的学业,也在这时候原为Robert Zimmerman的他,才改艺名为Bob Dylan。那时他专唱活跃于40年代的民谣音乐家Woody Guthrie的曲子。

民谣乐风事实上是Bob Dylan音乐基础的精神核心。而美国民谣音乐的源流,则可上推至两百年前,它是英国清教徒(Puritan)乘五月花(May Flower)号横渡大西洋来到美洲大陆时所传入的,后来就被人们称为"传统民谣"(Traditional Folk Song),以区别近代发展出更具思想内涵及进行节拍的"现代民谣"(Modern Folk Song)。而"现代民谣"的先驱者,即是Bob Dylan心目中的偶像──Woody Guthrie。当时的"现代民谣"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到了1960年后经由Bob Dylan的登高振臂一呼,全美的民谣风潮才瞬间爆发。

1961年1月Bob Dylan辍学,他开始专心致力于歌唱工作,并来到Café Wha民谣音乐城(Folk City)和煤气灯(Gaslight)等著名的表演场所演出,这是也相继认识了现代民谣圈中的数位健将。尤其Ramblin Jack Elliott和Pete Seeger最先发现Bob Dylan的才能,并看出他受Woody Guthrie的影响极为深远,于是便送他一个别号"古斯里的孩子"(Guthrie`s Children)。这时青年文化的趋势逐渐转向维护"现代民谣"的舆论功能,使其领域超越了"趣味性音乐"的单纯内容,在当时摆出和同样受大家欢迎的摇滚乐之纯粹娱乐性分庭抗礼的姿态。1961年1月,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使得全美政局大变。由于政治背景重大变化,年轻人获得重视,政治与民间交流的开放风气,使以反映时事为主的"现代民谣"很快渗入知识分子阶层。

由于Bob Dylan的民谣歌曲受到知识分子的喜爱与支持,于是CBS公司找他洽谈合约之事。这时的Dylan到纽约已10个月,终于由CBS公司的制作人John Hammond和Dylan正式签定了合约,没过多久Albert Closeman担任了Dylan的经纪人。低棵的Dylan是民谣风暴的煽动者,CBS公司旗下最受重视的新人,也是年轻一代民谣歌手中最具潜力、呼声最高的艺人。其后各方评论开始将Dylan和Beatles相提并论,同样地在经纪人争战中,Albert的卓越手腕也被人们拿来和Beatles的经纪人Brian Epstein相匹敌,商业上的成功,使Dylan的身价倍增。

"现代民谣"王子

Bob Dylan的处女作在1961年11月开始灌制,1962年2月2日发表。该专辑的标题就叫《Bob Dylan》,其中收录了Woody Guthrie推崇的《Song To Woody》和谈纽约生活感触的《Talkin New York》。这是一首政治意味颇浓的曲子,而整张专辑的风格,带有浓厚Woody Guthrie式民谣气息。当时听过Bob Dylan歌曲的人,都会一致认定他的音乐不是"抗议歌曲"便是"话题歌曲"。Pete Seeger在先前也曾写过许多抗议歌曲,但在充满红色批判文字之后,换来的是官方的黑名单,然而他激昂澎湃的热情,唤起了Dylan对政治的关心。另一方面Dylan也受到当时女友Susie Rotolo的影响。Dylan和Rotolo互相勉励彼此协助,采取客观的立场,来审视当时政治及社会事件,从而创作出了不朽的名曲《Blowing In The Wind》。这是一首年轻人期待已久的歌,《Blowing In The Wind》唤醒了青春的梦。Dylan高度的时代意识立刻被年轻人视为他们的代言人,"现代民谣"的旗手、抗议歌的救世主等头衔纷至沓来。接着陆续出现了数首如《A Hard Rain`s A-Gonna Fall》、《Masters Of War》的抗议歌。此外,Dylan也写了些绝妙的情歌。他被誉为"时代的天才"。他的第二张专辑《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是Dylan早期最重要的一张作品。专辑封面搂着Dylan的女子,即是早期对Dylan思想最具影响的女友Susie Rotolo。

1962年8月间,他正式改名为Bob Dylan,而且永远不再用Robert Allen Zimmweman这个名字。他为何要和Zimmerman氏断绝关系,又为何要用Dylan为自己的姓氏,其中的内情只有他自己清楚,由于他从不透露真情,于是有人臆测他的灵感是来自英国诗人Dylan Thomas的名字。因为从他自《Blowin In The Wind》以后的许多曲子旋律极其简单,但却以有着强烈心智意念色彩的歌词作为它们的支柱。在他的歌词做亲中我们可以发现,Dylan受到英国诗人 Dylan Thomas、法国诗人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Guillaume Apollinaire和爱尔兰诗人William Butler Yeats深刻的影响。

由于《Blowing In The Wind》及《The Freewheelin》的成功,Dylan一跃而成超级巨星,在民谣界少壮派中,似乎无人能出其右。若一定要指出一人,那必然跑不了JoaN Baez这个人。因为在一般传播媒介中都称Dylan为现代民谣的王子,称Joan Baez为公主。不但在传播媒介上他们互相呼应,实际上他们也互相影响、互相合作。1963年7月间争办的第三届Newport Folk Festival中,由Dylan和Baez压轴一事便可看出这一点,他们在这场户外演唱会中接受46000人的掌声和喝彩。此时的Dylan和Baez 才只有22岁。

这场Newport Folk Festival的就像是8月27日华盛顿公民权运动大游行的预演似的。参加者有Newport的原班人马,Dylan、Baez、Odetta、 Peter Paul&Mary、Mahalia Jackson等名角也在"游行"中出现。到最后整个游行队伍结集了20完民众,在这个场合里黑人民权运动领袖Martin Luther King牧师,发表了他一生中最具说服力的一场演讲,Bob Dylan当场高唱了他的抗议作品,在自由风潮的演说歌舞中,公民权运动的支持者与日俱增,事态急速运转,但是正当总统与高级行政员逐渐开始理解公民权运动的用意时,约翰·肯尼迪总统于1963年11月22日被刺身亡。消息传出后,Dylan正在Albert的办公室,这次的冲击,促使Bob Dylan发表了第三张专辑《The Time They Are A=Changin》,这张唱片一方面在哀悼肯尼迪的死亡,另一方面在反映人们在"意外"打击下的情绪,另外也为这巨大家园里的人民、汤姆叔叔的后代蒙上种族歧视、差别待遇的羞辱而哭泣。


西海岸的"冲浪音乐"



以Dylan和Baez为首的民谣旋风,是一种带有浓厚政治色彩,介于热门与地方歌谣之间的歌曲。当时,热门排行榜上较为活跃的,应推Peter Paul&Mary和Kingston两支重唱团体。Dylan和Baez扮演的是该乐风的领军角色。尤其Dylan以一首《Blowing In The Wind》的抗议作品,成为男女老少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它不但使Dylan的作品打入排行圈,也真正揭开了民谣流行的序幕。此刻和民谣风在榜中并存的其它乐派,有50年代的摇滚乐、也有以Ventures乐团为主的演奏乐队,还有以Beach Boys为代表的"冲浪音乐"(Surfin Sound,摇摆舞蹈的节奏制造出Chubby Checker的乐风)。在这许多乐派中尤其以Beach Boys的冲浪音乐,最受六十年代初期的美国青少年所狂爱。从排行的势力分布上,我们看出60年代初的美国乐坛,可分为以纽约为首的东部理性化叙事的民谣风,以及以西海岸加州洛杉矶为首的明朗健康典型的冲浪音乐。

Beach Boys是1961年成立的5人团体,以Brian、Dennis和Carl Wilson三兄弟为乐团的中心人物,另有Brian的友人Mike Love和Al Jardine一起构成该团的原始成员。他们的音乐是以原形摇滚为基础,并尝试融合Everly Brothers所特有的那种清新动人的和弦和声音韵,这一切使Beach Boys荣生金榜,开冲浪乐派之先河。该团1961年的《Surfin》、1962年的《Surfin Safari》,1963年的《Surfin U。S。A。》、《Surfer Girl》、《Be True To Your School》和《Littledeuce Coupe》等许多单曲在榜上赢得畅销热门曲,到了1964年,《Surfin》受欢迎的程度在青少年社会中汇聚成一股流行"新韵律"(Hot Rod:原指为改装摩托跑车。在音乐中特指强调摇滚变调节拍,音乐中穿插入马达发动等爆性效果。)

Beach Boys的五位成员的成长背景,是加州温暖的气候、亮丽的阳光和幽美的海滩,这与在明尼苏达矿区长大的Dylan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五个人的家庭均为中产阶级,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少年时期的生活中充满各项运动娱乐和音乐,从《Wurfin Safari》的歌中,他们反映出少年期的日常成活与"冲浪活动"一体化的状况。在这种阳刚、明朗与乐观的音乐中,政治意识是难以发展的。他们拥有全美青少年群众的支持,和Bob Dylan的青年知识分子结合成的乐迷,在排行榜下,形成分庭抗衡的局面。那么Bob Dylan与Beach Boys的音乐在当时到底谁是真正的摇滚主流呢?有人以为民谣是高级理性的音乐,而摇滚则是一种低俗的流行风潮。但是,虽说民谣的内容主旨在于反映人们的种种病状,然而流行摇滚何尝不是呢?况且民谣歌曲在榜中强大的势力也造就了商业上的成功,这无法否定它的流行性。

Beach Boys在《Surfin U.S.A.》专辑中,借用了Chuck Berry《Sweet Little Sixteen》曲子的旋律模式,套上《Surfin》的歌词,奠基了"冲浪音乐"的格式。然而这样的音乐毕竟是别人的东西,于是他们发展出了一种和声式的变奏摇滚,这种和声式之最大的特征,乃在于唱部的和弦对位。由于其鲜明的独创精神,于是这种"冲浪音乐"便被叫做"Beach Boys"类型了。这种和声风格无疑自始至终影响着西海岸摇滚音乐的发展。特别是对后来西海岸乐派正式被认定后的先锋团体 BuffaloSpringfield和Pocos,甚至到了Eagles和Doobie Brothers在重建西海岸乐派第二代盛世时,依旧保留了Beach Boys和声风格的影子。依次推论我们可以断定Beach Boys的伟大价值,在于他们不但创立了"冲浪音乐"风格,更是"西海岸乐派"的开宗鼻祖,虽然在他们活动极盛的时期,还没有所谓的"西海岸之音"。

"音乐墙的魔力"


在60年代初期,摇滚乐的另一个话题便是女子歌手的崛起。其中较有成就者为Carole King、Little Eva和Connie Francis。Carole King因一首《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一举成名,而Little Eva也因为Carole写了一首《The Loco-Motion》而出名。Connie Francis出道颇早,在1962年以一首《Vacation》使其事业更上一层楼。这时的女歌手多演唱他人的作品。只有Carole King在步入70年代时,才开始独立创作,并以一张名为《Tapestry》专辑,使大家欣赏到她的才华。

当然在60年代初流行歌坛中,另有一位不可忽视的大人物,即是培育Ronettes成名,也制造了《Wallof Sound》音乐专辑的制作人Phil Spector。歌手出身的Phil,在1958年即以一首《To Know Him Is To Love Him》扬名歌坛。1961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制作公司,为Romettes、Crystals和Darlene Love制作了无数畅销曲。之后,他便创出《音乐墙》《Wall Of Sound》专辑。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录音与制作手法,他以制作专辑为基础,在唱片中串连了多位艺人的歌曲交错穿插。由于Phil Spector的影响,制作人的地位开始受到重视。Phil以个性的魅力、畅销曲的说服力,使乐界与大众开始重视制作人的功能与影响里。这为摇滚乐的发展,引入了强调制作概念的优良传统。

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当Bob Dylan发表第三张专辑《The Time They Are A=Changin》的同时,Beatles以一首《I Want To Hold Your Hand》在美国登陆。此刻的Dylan正忙着他的宣传工作,他坐着朋友开的客货两用车,进行全美的发表演唱,在旅途中听到收音机播放Beatles这首在榜中高居第八名的曲子,带给他无比的震撼。但是他的朋友告诉他Beatles的音乐是青少年喜爱的典型,和他的音乐并不冲突,但Dylan却不这么想,因为Beatles的东西的确打动了Dylan的内心,他很明智地吸收了Beatles的音乐,并渴望着再创Presley时代的盛况。

《The Times They A=Changin》的发表使Dylan在评论中赢得了"新民谣英雄"的美声。在美国巡回演唱结束后,他便飞往英国进行宣传演唱,结果获得全胜。在这次英国的旅程中,他最大的收获便是结识了Beatles的四位成员,他们之间的谈话十分投机,Dylan为Beatles引进了大麻的迷幻奇效,而 Beatles也传授给Dylan摇滚的精髓。紧接着他又认识了Rolling Stones和Animals,这时Dylan极为惊讶地听到了Animals重新解释了Dylan第一张专辑中的曲子《The House Of Rising Sun》。Animals将古老的民谣从摇滚中唤醒,而民谣和摇滚结合的新风味,同时敲醒了Dylan心目中长期幻游的美梦。

"摩城之音"呼风唤雨


1964年是Dylan音乐生涯的重大转折点,先是Animals的《The House Of Rising Sun》的刺激,再则是Beatles和Rolling Stones的影响,更有肯尼迪总统的死亡,打碎了他政治理想的美景,在这多重因素的影响下,Bob Dylan变了。1964年6月9日在他的第四张专辑《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发表。在这张一天录完的辑子中,出现了如《My Back Page》、《Chimes Of Freedom》一类面貌全新的曲子,它们和先前的《The Times They A=Changin》等曲子类型截然不同。Dylan的这些新曲,在专辑推出前就在第四届Newport Folk Festival中发表。使得会场大部分为听抗议歌曲而来的观众,败兴而归。一个月后"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正式问世,在乐迷群众中出现了赞否两派的论调。支持他这种改变的乐迷,多半是女性观众,因为她们从Dylan的情歌中发现了他的魅力。

由于Beatles的侵入美国,并在热门榜上势力愈来愈强大,这为英国艺人开创了全球最大的唱片销售市场,紧随着Beatles而来的是Rolling Stones和Dave Clark Five等乐团。以Beatles为首的"利物浦之音"(Sound Of Livepool)、Beach Boys的"冲浪音乐",以及Phil Sector的"音乐墙"等艺人,在美国排行榜上平分天下。这时,另有一支以Supremes乐团为中心的"摩城之音"(Motown Sound)在隐蔽的角落待机而发。摩城的攻势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对日后的流行歌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70年代为该派之极盛期。80年代Wham、 Scritti Politti、Paul Young等人的崛起,被视为摩城灵歌的复兴。)初期摩城之音的代表有以Diana Ross率领的Supremes、Four Top、Temptation、Marvin Gaye、Stevie Wonder为主要的艺人。他们采取节奏蓝调的短音阶(小调)特质,改革出一种新的印象。他们追求黑人音乐的流行调式,进击白人的市场,他们将黑人的节奏感,融入了白人编好的旋律行进中。摩城之音的旋风之所以风靡开来,是得益于Phil Spector"音乐墙"的蓝调。该乐派的艺人均属于"Motown"唱片公司(该公司之命名与成立,既为此故)。公司掌握了产品统一的个性,形成了灵歌艺人的联合集团。完善的总体规划几单纯的行政系统,是推广摩城之音成功的主要因素。

然而Bob Dylan这时改头换面之举,虽在1964年造成了不利的局势,但他敏锐的察觉力和创意,不但在1965年后为个人缔造了创作思潮的顶峰,而且可以说,他改写了现代民谣的历史。1965年Dylan在录制《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时,大胆起用了以电吉他为主奏的摇滚乐队。这样的突破是源自于Beatles、Animals启蒙的摇滚热情。从纯民谣里蜕变出来的 Dylan,可从《Mr。Tamburine Man》一曲中呐喊式的歌唱,从蓝调电吉他的背景伴奏中察觉分辨出来。1965年3月发表的《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专辑,音乐风格明确地显示出Dylan正从民谣歌手转变为摇滚歌手的轨迹。该专辑同时确立了"民谣摇滚"(Folk Rock)在乐坛上的地位。"民谣摇滚"这一新鲜的名词,在当时十分难以断定其确切的意义,因为在现代民谣中的歌词,本来就符合摇滚精神。当Dylan将电子乐器风格融入其中后,无形中划定了民谣摇滚的范畴,从另一个观点来看,我们可以视其为带有共鸣风格的摇滚乐。

这张《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就Dylan本身而言,是具有绝对的诚意来表现他新发现的素材,然而却造成了乐迷们的恶毒攻击。支持Dylan的群众阶层有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支持者多半是听Beatles摇滚乐的新生代。由于Dylan风格突变的影响,造就了一支有RogerMc Grinn、David Crosby、Michael Clarke、Chris Hillman组成的乐团The Byrds的崛起。The Byrds的处女辑《Mr。Tamburine Man》在1965夏季挤入热门畅销专辑之列,整张唱片很明显受到Dylan《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民谣摇滚风的影响,此后民谣摇滚典型的同类作品相继出世。在The Byrds的《Mr。Tamburine Man》获得成功后,Dylan参加了第五届Newport Folk Festival,他率领着Paul Butterfield Blues Band登台,以一首《Like A Rolling Stone》揭开了他们表演的序幕,但是在唱完第三首曲子后,便被观众猛烈的嘘声轰下台。原因是民谣乐迷们一致认定摇滚是低俗、下等、幼稚的音乐,而他们心目中的英雄Bob Dylan却玩起这种令他们厌恶的音乐,难怪Dylan当天的下场如此凄惨。这一事件对Dylan并未造成很大的打击,因为他的军曲《Like A Rolling Stone》在榜上荣获王座,这是Dylan初尝排行第一名的滋味。随后在8月间,Dylan的第六张专辑《Highway61 Revisited》发表,获得好评,此时Dylan的身价已跃升到了流行音乐的顶点,并正式确立了摇滚音乐家的地位。

60年代中叶,Dylan的半出世思想,对人文的观注、反映社会阶层的写实风格及青年文化运动的理念,五一部队美国60年代末缤纷灿烂的大时代产生影响,并成为不可多得的力量源泉。

魂系旧金山(1966-1969)



Dylan自《Highway 61 Revisited》发表后,对许多艺人产生极大的冲击,除了The Byrds的《Mr。Tamburine Man》外,Turtles乐团的处女作《It Ain`t Me Babe》也是以Dylan的曲子命其标题,之后的Lovin`Spoonful和The Mamas & The Papas更身受其影响。

Loven`Spoonful是60年代中期最成功的团体,他们和Dylan一样是发祥与格林威治村。团长John Sebastian的父亲是世界知名的口琴演奏家,John在优越的音乐环境中长大,自幼就精通于口琴的吹奏。在格林威治时期,他结实了Bob Dylan和其他一些好友,如Dove Van Ronk、Jim Hardin等人,John经常以客串的身份参加好友节目中的演出。而John自己则于1964年12月组建了一支名为Lovin`Spoonful的四人团体,半年后推出第一张唱片,标题为《Do You Believe In Magic》同名单曲高居全美排行第九名,第二张专辑《Daydream》发表后在榜上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成为热门金曲,自此以后 Loven`Spooful的音乐前程一片平坦,功名利禄如影随形,接踵而至。他们在东部和西部的The Byrds互相叫劲,成为美国通俗乐坛上两朵奇花。该团的乐风基本上仍建立在民歌的曲式上,其中散发出清新而活泼的节奏,完全抓住青少年天真、纯洁的单纯心理。正如同John Sebastian本人的形象一般。他们将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沼泽蓝调、西部乡村音乐、青草地乐风、罐头音乐和卡通模式等要素融化入民谣的体内,而产生对青少年人具有特殊吸引魅力的Loven`Spoonful之音,俗称"泡泡糖音乐"。

美国的摇滚乐界分为东海岸和西海岸的两大势力,在1964年以前的分布版图,东海岸一纽约为中心,而西海岸则是以洛杉矶为根据地,但是从1965年后半年开始,在旧金山出现了花童团体的运动,遂转移了西海岸的中心,于是在四海按便有了洛杉矶和旧金山两处阵营自相独立的局面。当时的洛杉矶是以The Byrds为领导中心,1965年末,1966年初在旧金山则出现了一支名为The Mamas & The Papas的重唱团体,初登场便以一首《California Dreamin》称霸了全美的流行乐坛,这支有两男、两女组成的流行民谣乐团,融通俗的曲式和唯美的人声交响为其成功的利器,在此之后,该团佳作连连,推出了不少热门金曲。

同时旧金山这时出现了Jefferson airplane、Warlocks、Quicksilver Messenger Service等新兴的团体,诞生了所谓的旧金山之音(San Francisco sounds),他们并未接受洛杉矶乐团的引导,而独创旧金山地区特有的音乐模式,展现出地方性的音乐内涵和精神,充分表现出该区的亚文化和前卫文化均富有无比深刻意涵的特质。而这些潜伏于地下的团体是如何在一夜之间被挖掘出来的呢?

1965年11月,在旧金山有一位对摇滚乐有着深刻理解的宣传家Bill Graham,在该地开设了年名为"Fillmore Auditorium"的开放式摇滚会堂,以供地缘相尽的摇滚乐团表演。最初在Fillmore演出的乐团是Feffson Airplane和Fuges,从此之后演唱会获得了独立地位,它和乐团的舞会表演或类似的场合彻底分离开了。这也正是Bill Graham建设这所Fillmore演唱场所的目的,该庭日后成为摇滚艺人理想中的表演殿堂,所以Fillmore Arditorium在美国摇滚史中担任了一部分重要角色。

自1965年后,摇滚音乐史可以说开始进入极盛的黄金时期,几组超大型的节目,在舞台上陆续展开,如Bob Dylan从劳动抗议的民谣歌手,跨入摇滚世界成为偶像,随后The Byrds、Lovin`Spoonful、The Mamas&The Papas等团体高擎着民谣摇滚的旌旗入场,紧接着是Fillmore Auditorium的开幕,这一切掀起了旧金山摇滚活动的热潮。这支骤然突起的新军,开辟了摇滚乐最深层的精神领域,唤来了摇滚灵魂驻足于青年心灵最真挚的时刻。同时在英国,Beatles发表了新作《Rubber Soul》,这张专集彻底摆脱了50年代的摇滚乐风,确立了Beatles之音的自我风格。在社会背景方面也有重大的变化。继肯尼迪之后就任美国总统的约翰逊,倾向激进派的主战论调,而毅然决定全面介入越南战争。1965年8月,在北越发动大规模的搜剿,由于地形关系,战局陷入泥沼中。另一方面国际视听的舆论压力,也促使美国政治立场处于劣势,越南问题无法迅速解决,对美国而言是一场大灾难,这场灾难掩埋了无数的美国青年和大量的进恰好。于是青年抗议的声浪在美国本土内骤然高涨,反战运动的兴起本来出于自我安全的利益和对和平的渴望,后来连带唤醒了多数青年的自觉意识,他们不再信任长者,他们开始追寻生命、真理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的价值取向,他们重新审视自然的循环次序和万物彼此消长的关系,他们向往空灵和冥想中的世界,这些并发的思潮,源于1965年本世纪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全球性青年文化运动,所以每当人们说到这次完全自发而纯粹精神性的运动时,都不免要说到"令人激动的60年代"。1965年末,1966年初和The Mamas&The Papas的《California Dreamin》在榜上齐名的热门曲《Sounds Of Silence》是Paul Simon和Art Garfunkel这个两人重唱组的作品。Simon&Garfunkel的作品是以共鸣传声为特性,其中电子乐器的使用,词曲的风格,均和 Bob Dylan有共通的趣味,如此看来《Sound Of Silence》的畅销是有其必然性的。Paul Simon的卓越才能和同样隶属于CBS公司的巨星Bob Dylan是并驾齐驱的,所不同的是Simon比Dylan具有更抒情清秀的一面,同时他练有一手精湛的民谣吉他演奏技巧。他的吉他奏法完成了一种独特的民谣风格,也由于Paul的演奏技术,使Simon&Garfunkel的曲子增添了不少华丽的气氛。他们二人是唯一能够继承自Dylan转入摇滚界后民谣乐坛悬置的巨星王座的。

Simon&Garfunkel早在1957年就已录制了唱片,当时他们都还是高中学生,以Tom&Shirley的团名发表了一首《High School Girl》的单曲。进入大学后他们对音乐抱有更高的热忱,于是在1964年和CBS公司签定了契约,并发表了第一张专辑《Wevdnesday Morning3 A。M》,该专辑的销售并非优异,却能很稳定地保持一年的长期销售记录,CBS公司察觉了Simon&Garfunkel的潜力和可塑性,紧接着推出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Sounds Of Silence》,果然造成轰动,自此之后,Simon&Garfunkel成为CBS公司最具票房价值的歌坛巨星了。

嬉皮大本营──旧金山



1966年,是旧金山摇滚步入大跃进的时期。Bill Graham的Fillmore Auditorium,定期且密集地推出演唱活动。经常在会庭演出的团体Jefferson Airplane、Warlocks、Quicksilver Messenger Service和Great Society均获得好评,他们都拥有不少热情捧场的歌迷。这是因为他们的音乐给人单纯平静的感觉,另外在舞台外,怪诞的发型,奇异而具部落色彩的服装款式,言谈举止,无一不为年轻人所倾心。在旧金山,嬉皮士获得了完全压倒的势力。嬉皮士们的主张是打破既成的社会生活模式,反对既成的社会体制。嬉皮族群的组成分子包括了劳动阶级、白领阶级、高级知识分子和社会中各行各业的青年,这种全然凭着自我觉醒,而不分阶级的全面性亚文化运动的大本营是在旧金山的 Haight、Ashbury一带地区,他们实行自治原始社会(Commune)的模式共同生活在一起。如Jefferson Airplane和Warlocks的成员本身也是生活在这种自治原始社会的模式里。在嬉皮的社会中,他们从组织的劳动生产中自给自足,也有人用音乐来赚取生活费用,贩卖服装与饰物也是他们挣钱糊口的方法。生活方式虽各有不同,但是全体的嬉皮都持着同样的生活信念,即是"爱与和平"。为了维持这种状态,音乐和麻醉是不可缺乏的精神粮食,其中真正能够进入麻醉后幻觉状态的方法不外是服食药物,而取得药物又必须花费十分昂贵的金钱,于是这一环节也成为嬉皮们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一般而言,迷幻物品是以大麻和LSD(迷幻药)最为大众化。大麻在1930年曾因有害与否两种反对论调引发了一场大论战。1938年确认其毒性浓于一般烟草,并能幻化正常意识而被禁止使用,但在国际间,各地立法是否将其列入毒品之列,分视国情而异。而LSD则是名副其实的60年代的产物。 1965年之后广泛地风行起来,这时Warlocks的成员正支持一位著名的LSD研究化学家Owsley Stanley,作为他的后盾。因为研究的项目需要,Warlocks举行了"LSD宴会",并接受"迷幻实验"(AcidTest)。经过种种实验后, Warlocks的团员Jerry Garcia、Ken Kesey`s,对于LSD的迷幻效果有了大悟大彻的经验,他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音乐能延伸药物的幻觉,也知道在幻觉中如何来创造音乐,如何来进行他们的表演,也因为药物的经验他们体会到能在幻觉(药物)中"安乐死"(Grateful Dead)者必定是一位很"感激的死者"(Grateful Dead),究竟死者感激什么呢?这正式他们的音乐所要表达的,所以Warlocks的团名改称为Grateful Dead。

此刻(1966年)东海岸的领袖Bob Dylan推出了新专辑《Blonde On Blonde》,该唱片延续了《Highway 61 Revisited》的套路,浓郁的摇滚风味,实现了诗人Dylan理想中的音乐融合,《Blonde On Blonde》则更进一步的发展出Dylan的摇滚纯度,在当时他和英国的Bettles并列为对全球青年最具影响力的摇滚音乐家。在《Blonde On Blonde》发表两个月后,1966年7月,Dylan在返回别墅Wood-stook的途中,所乘的摩托车因故翻倒,使他身负重伤,经由医师的建议, Dylan开始长期疗养,转入隐居生活,消息传出,招引了大批传播界的记者来访,但均被一一谢绝和Dylan见面,甚至连至亲好友也不例外。因此传播媒介纷纷猜测渲染的Dylan死亡之说、残废说、或发疯说等等的流言铺天盖地而来。

正值Dylan消失的时刻,旧金山乐派的地方团体,却大肆向全美各地进军。该派的先头部队是RCA唱片公司旗下的新锐──Jefferson Airplane,1966年9月该团发表了第一张专辑《TaKes Off》,一举树立了旧金山之音的名号。该团的原始成员是由主唱Marty Balin、节奏吉他手Paul Kantner、主奏吉他手Jorma Kaukonen,女声主唱Signe Anderson、鼓手Skip Spence、贝斯手Jack Casady六人所结成,其中女主唱Signe Anderson在录完《Takes Off》后就离队了,年末由原来Great Society的Grace Slick替补,由于Grace的加入为Jeffson Airplane的门面增添了不少艳丽,那姣美的容貌,特异的举止,高亢浑厚的歌声在当时的摇滚歌坛确具有超群的魅力。该团是在1965年团长Marty Balin个人开了几场演唱会,并从友人处募集了一笔基金后成立的。该团成立后,Marty自己开设俱乐部,整个店面的外观和室内的装潢都是由Marty 一人设计,设计完全是按照演唱庭和舞池的规格完成的,Jefferson Airplane就是在此发迹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表演,他们已经成了旧金山一带最负生命的本地团体。没过多久,Bill Graham的Fillmore Auclitoriym开业后,它立即成为Fillmore最顶尖的热门团体。他们有了定期演出的机会,并一下子被RCA公司所发现。Jefferson Airplane的命名由来,源自于迷幻术语。用迷幻药的人们称大麻烟管为Jefferson Airplane,于是该团名的含义即等于大麻或迷幻,正如同Grateful Dead象征着Acid药物一般。它开创了旧金山乐团喜欢以迷幻术语为团名的先例。

Jefferson Airplane的处女作《Takes Off》在音乐整体中展现出民谣摇滚亲乡,这时他们在民谣摇滚的曲式中做了新的尝试,他们试图将演唱会中高度激情的表现模式一直到唱片之中,但却碍于煤体本身的限制,使他们的第一张专辑惨遭败绩。面对唱片这种12英寸,音乐全长40-50分钟的塑胶软体的挑战,旧金山乐派似乎一筹莫展,反之在舞台上他们却能发挥出惊人的力量。若在唱片中一首3分钟的曲子,在演唱会中可能成为30分钟,因为吸食大麻或服用LSD后进入迷幻(High用于大麻,Trip用于 LSD,都是迷幻之意)的状态,它能将音乐的感觉延绵不断地持续下来,使人们从时空中解放出来,所以该派团体经常在表演时忘记了停止及结束,因为时间在那里已无意义了。于是舞台上的即兴演奏、串连不断的曲调,是旧金山之音的特征,也是他们最吸引乐迷的地方,但这只能从演唱会的现场去体会它所带来的快感。

"花童"倡导和平

1966年末旧金山嬉皮们各式自治原始社会的风格,对美国各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洛杉矶、纽约、波士顿先进城市中,不但有嬉皮的出现,而且象细胞分化般地快速繁殖出来,连摇滚音乐的走向也深受旧金山之音的改造。类似该派乐风及精神的团体陆续出现。在洛杉矶有由Grank Zappa领导的The Mothers OfInvention,和Jim Morrison所领导的The Doors,以及Vanilla Fudge等团体,在纽约则有Lou Reed和John Cale所率领的Velvet Underground为代表,虽然多数著名的团体都接受了旧金山之音的影响,但是他们无一愿作他人模式的翻版,个个乐团都有他们显明而独立的个性,散发出强烈的音乐独创精神,而这不同的音乐却又共同趋向同一精神和思想的属性,即是那充满药臭味的麻醉文化和迷幻精神,于是便有人将这些音乐总结为迷幻摇滚(Psychede Lic Rock;Acid Rock)。"Psychedelic"这个字的含义包容很广,对熟悉神游幻觉之术的隐君子而言是很容易理解的,却很难表达于文词之间。这个词大致是说使用药物之类的物品,开始迷幻后所产生的幻觉、幻听等幻象的具象,字义之间当然仍包含爱、性爱与平静等潜意识的力量,而迷幻摇滚则是当进入迷幻的想象时空的同时,输入这类力量的摇滚乐;它有助于产生丰富的幻觉或持续这一幻觉。另外也有所谓的迷幻艺术(Psychedelic Art),即是在进入迷幻时,将所见所闻所思的事物描绘出来,有许多如校园壁画、嬉皮画、波普绘画、海报、人体绘画的新发展,更有直接绘画工具的采用与风行,但是少数艺术家喜爱在床上索取素材与绘画工具,这种变态的艺术创作,暂时可归入前卫艺术的旁支几性解放运动的范畴内。迷幻艺术和摇滚乐有直接的关系,严格地说,它的表现渠道在于摇滚海报、唱片封套设计及其他宣传用煤体,迷幻艺术最重要的表现在于灯光系统的革命和设计,这方面成就最辉煌的艺术巨匠应首推 Andy Warhol。旧金山的乐团均十分重视灯光组合的设计,就以Jefferson Airplane来说,他们的舞台灯光就是自己所设计的,采用了七种颜色的荧光投射灯串连音乐系统随着音度的起伏而变化,也使用了普通影像灯、幻灯。而 Grateful Dead则由成员的家族组成一支大型的灯光团体,在灯光创作上不断推出新作。旧金山乐派的舞台及灯光表演规模,开创了日后摇滚音乐会舞台效果模式的新范例。

1967年3月Jefferson Airplane的第二张专辑《Surrealistic Pillow》发表,这是该团最重要的一张专辑,其中单曲《Somebody To Love》在全美排行上升到第五名的位置,不但为自己赢得了热门的身价,也使全美乐迷正视了旧金山之音的重要地位。之后,歌手Scott Mckenzie乘胜追击,以一首《San Francisco(Be Sure To Wear Flower In Your Hair)》在榜中崛起,曲中描述旧金山当时的轮廓,和嬉皮生活的情形。该曲是嬉皮的象征歌曲,在发际配上花朵是对和平的礼赞。因为在当时的嬉皮运动中,爱与和平的标榜,就是以花卉作为象征,这些嬉皮或成为花卉群众花人(Flower Peoole)或花童(Flower Children)。嬉皮是最典型的和平主义者,他们被美国参与越南战争的事件所激怒,他们以无暴力的抗议行动进行反击,以花为图腾旗帜及精神象征,喊出 "反对越南战争"、"爱与和平"、"不要战争、只要做爱"等口号,在示威板、告示牌上大做文章。在他们的抗议中没有暴力,只是保持沉默、笑颜与无限的苦闷几无奈。在示威游行中,棉队武装的警察部队,他们从不让步。他们向警方示出花朵,并遭残酷的镇压,知道花卉碎尽。校园中的学生反战运动,情况雷同。旧金山的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是学生运动的大本营。

Jefferson Airplane的《Surrealistic Pillow》是旧金山乐派的出师表,而Scott Mckenzie的《San Francisco(Be Sure To Wear Flower In Your Hair)》则是引爆旧金山之音全面攻势的导火线。该乐派对摇滚乐的影响远及英伦三岛。这时的Beatles和Rolling Stone也加入了迷幻摇滚的阵营,同时在加州蒙特莱一场空前未有的大规模户外演唱会上,大展雄风。演唱会网罗了英、美两国当时的摇滚精英,共同演出这场名为"蒙特莱通俗音乐会"(Monterey Pop Festival)。该音乐会的制作策划是由The Mamas&The Papas的John Phillips所担任,参加的艺人包括Big Brother&The Holding Company、Country Joe&The Fish、Simon &Garfunkel、Jefferson Airplane、Paul Butterfield Blues Band、Buffalo Springfield、Electric Flag、Otis Redding、Jimi Hendrix&Experience、The Who、Eric Burdon&Animals等艺人。这场演唱会自1969年6月16日至18日,3天聚集了5万多名观众,现场的实况也被拍摄成电影。"蒙特莱 "原来仅是一场单纯的摇滚音乐会,却因紧紧地结合了年轻人的心灵,而成为新生代的登基祭典,于是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成功的演唱会,为美国塑造出一位不朽的巨星Janis Joplin,Janis在这场音乐祭里仅以客串的身份为Big Brother&The Holding Company捧场,唱了几支曲,当她唱到"Ball And Chain"一曲时,使当时在蒙特莱的五万名观众如痴如醉,被彻底征服了,于是一位摇滚史上最伟大的女性,就此诞生了。

Janis Japlin1943年11月19日生于德克萨斯州的波特亚瑟(Porl Athur)。因就读大学的关系而转往加州。1965年时,假如正在募征女性歌手的Big Brother&The Holding Company。1966年,该团在旧金山投靠到和Fillmore具有同等地位的摇滚门第Avalon Baliroom,这是她发迹的所在。1967年初,在旧金山地区,她就和Jefferson Airplane的Grace Slick几乎齐名,但是经过一场蒙特莱的竞演之后,她的蓝调歌唱技法,令人忧郁得出奇,奠定了她的名气,也为她日后成为第一号女歌手的锦绣前程跨出了第一步。

另一方面,以洛杉矶为活动中心的The Doors,1967年5月推出单曲《Light My Fire》在榜上获得冠军,一跃而挤入顶尖团体行列,这支由主唱Jim Morrison、吉他手Robby Krieger、键盘乐器手Ray Manzarek和鼓手John Densmore所组成的四人团体,1967年初投入Elektra唱片公司门下,以《The Doors》为标题发表了第一张专辑,由于《Light My Fire》的轰动,使评论界对该专辑大感兴趣,专辑中的一首11分35秒的大作《The End》,不但是该团体呕心沥血的不朽名作(该曲曾被大导演弗兰西斯·科波拉选用在他所导的名片《现代启示录》中作为主题曲。该片是反省越战经典片,主人翁的心理情结正如同《The End》词的影射),而且成为舆论家的审视焦点。该曲的内容表现了杀父恋母的情绪及其自我拯救的激情,这正是The Doors引人议论的焦点所在。Jim Morrison在此彻底瓦解了社会既成的道德观,这种叛逆在60年代末是极具破坏力的,因为它完全符合了青年运动中的反体制与道德解放的原则,故能获得相当大的共鸣。然而在毁誉参半的声浪中,Jim Morrison的优秀的诗人直感是被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的。The Doors在音乐方面的表现完全着重于电子琴的发挥,技艺并不精湛的吉他在曲中反复穿插,却也能制造出高级的迷幻品味。

至于在60年代初期因创建冲浪音乐而成为青少年偶像的Beach Boys,在他们定期活动的演出中,我们可以看出Beach Boys受到旧金山之音、嬉皮思想和药物文化影响的痕迹。1967年他们自设名为Brother唱片公司,在该公司发行的第一张专辑《Smiley Smile》,其中的单曲《Good Vibrations》再创榜上冠军的记录,团长Brian Wilson这时正热衷于印度哲学和冥想,并醉心于研究人际关系的沟通方式。这首《Good Vibrations》正是述说有关这一方面的事情。

Bob Dylan突然隐退一年多后,纽约日报的记者,首次接触了Dylan,确定Dylan的伤势已经痊愈。此后Dylan再度复出和朋友们成立了新的组合,这个新组合即是The Band的前身,乐团所有的成员同时搬入Dylan在Woodstock的别墅,共同生活。他们在地下室装设起一个录音室,Dylan和The Band经过长期的排练,完成了默契的配合后,便发行了一张名为《The Basement Tapes》的集子。1967年10月Dylan最敬重,并受其影响最深的Woody Guthrie去世了,此刻正值Dylan灌制新专辑的期间,12月Dylan的专辑《John wesley Harding》发表,这张专辑是他退隐以来的第一张专辑。 《John Wesley Harding》是一张乡村歌曲唱片,是在乡村音乐的大本营田纳西州的纳许维尔录制的,整张唱片的音乐焕发出强劲的乡村狂热几情感,和前作《Blonde On Blonde》的风格大异其趣,这是直接受他一年半以来休养过度,所产生精神散漫而不安的影响,于是他便将自己的情感愿望寄托在《John Wesley Harding》之乡野复古的自然简约中,然而《John Wesley Harding》的音乐形态深深地影响到随即产生的乡村摇滚乐风。乡村摇滚大部分的精神继承了Dylan的创作。在他静养时期,正是迷幻音乐大作狂烂之际,Dylan个人对迷幻精神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是非现实的,遁世的;另一方面它又是现实的,即它在不真实的世界中,严厉批评了现实世界的严重过失。迷幻精神的存在对他有如能源与知识活水般的重要,所以Dylan认为迷幻教人如何回归自然,如何踏实地活在地球上。

70年代:争奇斗艳觅风流


由于《John Wesley Harding》的影响,立刻诞生了一支追随者The Band,该团于1968年8月发表的第一专辑《Music From Big Pink》,着实是对当时横行于摇滚乐坛的迷幻音乐,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他们追求简单而强劲的摇滚节奏,以"拥抱大地"为该派摇滚的宣言。实际上,The Band的出现,的确改变了摇滚界清一色的迷幻音乐的势力。之后Al Kopper也成立了一支名为Blood,Seat&Tear的带爵士风韵的乡村摇滚团体。另外,还有脱离迷幻摇滚队伍,加入乡村摇滚行列的,原 Buffalo SpringfieldRichie Fuary、Jim Messina等人成立的Poco乐团。于是乡村摇滚在西海岸日渐取得地位。而正统的迷幻团体,也就是被称为旧金山三杰的Jefferson Airplane、Grateful Dead和Quicksilver Messenger Service,此刻却更内敛地将音乐内涵转向对玄理的追求,形成了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的态势。另一方面是在蒙特莱崛起的摇滚女王,Janis Joplin也挟着蒙特莱的余威,发表了专辑《Cheap Thrills》,她凭借个人对蓝调音乐的异常敏锐的直感和自由演唱才华,赢得了最高的评价,使蓝调摇滚在60年代末期展露出不可一世的雄威。

1968年3月,Bill Graham在纽约有开设了一间Fillmore,命名Fillmore East。6月间旧金山的Fillmore Auditorium乔迁,并改名为Fillmore West,此刻经常在Fillmore West表演的艺人有Steve Miller Band、Santana、Sly And The Family Stone和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等新的面孔,至于Jefferson Airplane和Grateful Dead则以前辈的身份,不定期地光临指导。因为新旧乐迷的汇聚,Fillmore的票房在这时达到了鼎盛。

自1968年后,摇滚乐的版图有了极大的变化,其构成分子形成不规则的排列组合,突变出许多游离与无法辩识的个体。摇滚历史的发展到此刻已进入最光辉灿烂的创作期,百花齐放的流派为70年代的通俗音乐和唱片产业奠定了宽畅易行的大道。
热爱生活,讨厌拼搏;热爱生命,厌恶活着!!唱着国际歌奔向共产主义!!!

去买 HISTORY OF ROCK N’ROLL来看,5张DVD

TOP

喜欢文字
有发挥的空间
热爱生活,讨厌拼搏;热爱生命,厌恶活着!!唱着国际歌奔向共产主义!!!

TOP

太他妈长了~
得看一年才能看完~
我趴着日地球,躺着日宇宙

TOP

现在的年轻人啊
就是缺乏耐心
浮躁的一代啊
哈哈
热爱生活,讨厌拼搏;热爱生命,厌恶活着!!唱着国际歌奔向共产主义!!!

TOP

平常你给我看我很有耐心,一上网就浮躁了

TOP

不知道为什么

TOP

不知道
可能是你在上网的时候和平时不一样
在网上一个人
在现实中是另一个人
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有的
热爱生活,讨厌拼搏;热爱生命,厌恶活着!!唱着国际歌奔向共产主义!!!

TOP

我到觉得是我上网时间比较少而有太多想做的事,就没了耐心,应该没你说的那么严重

TOP

估计得看到死~
从一开始,死亡。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