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好啊东西

http://www.moon-soft.com/program/doc/readelite34476.htm

在1976-1977年间,一场朋克摇滚的变革极大地改变
                                                   
了英国的音乐状况,这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一方
                                                   
面,声望不断壮大的纽约地下音乐歌手伊基.波普
                                                
(Iggy Pop)为对其有深刻影响的表演家,为朋克提供
                                                
了许多风格独特的服装样式;撕裂的衣服,用别针别
                                                

上再加上一个合适的反传统意象。而与此同时,英国
                                                  
酒吧成为成长中的年轻朋克摇滚音乐家汲取营养的地
                                                  
方。“性手枪”(the Sex Pistols)乐队的约翰尼.罗
                                                  
顿(Johnny Rotten)就经常光顾在基尔本和大路酒吧
                                                
举行的小型音乐会。“碰撞”(the Clash)乐队的乔.
                                                
斯特拉莫(Joe Strummer)最初就学艺于演奏强劲摇滚
                                                     
风格的节奏与布鲁斯乐队“101人”(101ers)。

                                                  
大多数年轻人已对70年代占据排行榜的摇滚乐队感到
                                                
厌烦,因此到70年代中期,他们日益希望出现变化。
                                                  
尽管此时这种情绪还不明确,但等到一些主要促进
者——其中最突出的要数马尔科姆.麦克拉伦(Malcolm McLaren),
使起初的抗议演变成一场音乐
革命时,这种要求变化的情绪就相当鲜明了。

                  
到1976年底,麦克拉伦因其对“性手枪”的出色管理而开始为人
所知。该乐队是
                  
英国朋克革命的急先锋。在1976年前半年中,“性手枪”乐队定
期在伦敦演出,
                  
开始引起观众浓厚的兴趣,这不仅由于他们演奏的音乐沙哑喧闹,
而且还因为其
                  
音乐的确令人兴奋,富有激情,原始的快节奏摇滚和咆哮着唱出充
满讽刺意味和
                  
抗议的歌词互相融会,浑然一体。

                  
“碰撞”的歌词也主要表现同样强烈的幽默感,同时还体现出
将虚伪揭穿的坚定
                  
决心。这支乐队自1976年春天起开始在伦敦演出。朋克现象在
1976年前半年蓬勃
                  
发展,于同年9月达到早期高潮,即时在地处伦敦牛津街的“100
俱乐部”举行了
                朋克音乐节,着重介绍了“性手枪”和“碰撞”
以及其他乐队。

1976年11月,“碰撞”与CBS唱片公司签约,11月底“性手枪”的
第1张单曲唱片
“联合王国的无政府主义”(Anarchy in the UK)由EMI唱片公司
发行。紧接着唱
片发行人比尔.格伦迪(Bill Grundy)接受了电视采访,这次众所周
知的采访以滔
滔不绝的惊叹语告终,使“性手枪”成为英国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乐队。

1977年具有分水岭意义:一夜之间到处充斥着新的朋克乐队,其
中许多是第一次
拿起乐器,并且在3个月内就使乐队名字出现在“洛克西”(Roxy)
的节目单上,
“洛克西”是伦敦最主要的朋克聚会地,在这里,“诅咒”(the
Damned)乐队形
象酷似恐怖电影中的人物,音乐既快又猛,曼彻斯特的“嗡嗡公鸡”
(Buzzcocks)乐队创造出高能量的“流行朋克”风格。“果酱”
(Jam)乐队问心无
愧地接受了现代派的影响,苏克西与“女妖”(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乐队突出用吉他弹
奏哀诉的圣歌。除了这些名称迥异却极其出名的乐队之外,还有
无数昙花一现的乐队,例如,
“透视器”(X-Ray Spex)乐队以迷人的波利.斯蒂林(Poly Styrene)
为首,他使一些拙劣的作品
变得流行。这个乐队所坚持的左翼立场和劳拉.洛吉克(Lora Logic)
极富特色的哀怨的萨克斯演
奏,为失意沮丧的年轻人创作出一些更加著名的朋克歌曲,如“哦,
奴隶,起来”(Oh Bondage,
Up Yours)、“身份”(Identity)以及“伍尔沃思勇士”(Warrior
is Woolworths)。

吉米.珀西(Jimmy Pursey)的激烈摇滚乐队“沙姆69”(Sham 69)也因
其政治立场引起人们的注意,该乐队还对70年代“油”(Oil)音乐风格
的发展负有间接责任,而以比利.艾多(Billy Idol)为首的“被遗忘的
一代”(Generation X)乐队则以首张单曲唱片“你的年代”(Your
Generation)与“谁人”(The Who)乐队的“我的年代”(My
Generation)相互应 。

                             
“广告”(The Adverts)乐队的“一个和弦的
                             
奇迹”(One Chord Wonders)为其深受好评的
                             
歌曲之一;在1977年8月以另一首索然无味的
                             
以时事为题材的歌曲“透过加里.吉尔摩的眼
                             
睛看”(Looking Through Gary Gilmore's Eyes)进入排行榜前20名,
                             
其他在洛克西演出的乐队包括有“切尔西”(Chelsea)、“999”、“食
                             
客”(Eater)(因其14岁的鼓手迪伊.杰纳雷特(Dee Generate)而出名)、
                             
“潜伏者”(the Lurkers)、“振动器”(the Vibrators)以及澳大利亚
                             
的“圣徒”(the Saints)、“屠夫与狗”(Slaughter and the Dogs)、
                             
名字古怪的埃德.班格(Ed Banger)以及在曼彻斯特崛起的“鼻出血”
                             
(Nosebleeds)乐队,还有来自杜汉郡的“穿透”(Penetration)乐队,
该乐队拥有一位才智过人的杰出的主唱波林纺.默里(Pauline Murray)。

朋克现象的影响范围超越了伦敦,而且即使当时人们已经清楚地认
识到“朋克”已经包含了各种
发展中的音乐风格,每个涉及者都普遍“对任何一种确定的价值感
到不屑一顾,在对抗和无秩序
中感到欣喜若狂,在纯粹的业余性质的活动中培养低级个人主义精
神和好奇的崇高信念”。一位
朋克现象评论家如此说。

1977年的头一件大事是“碰撞”为促销第1张用自己名字命名的专辑特意
作了一次名为“白色暴乱”的巡回演出。同时演出的还有“果酱”、“裂
缝”(the Slits)和“地铁”(Subway Sect)乐队。“果酱”中途离开去推
销自己的首张唱片,另两支乐队的风格与朋克极为合拍,都由一些泰然自
若的初学者组成:“裂缝”清一色女性成员,她们在一次帕蒂.史密斯
(Patti Smith)的音乐会上相识并决定组织一支乐队,主唱歌手阿莉.厄普
(Arri Up)故意在看上去湿漉漉的裤子上再套上朱比莉牌半短灯笼裤——
通常标准的女人气质使她们反感。“地铁”乐队演唱一些怪诞、有关异化
的先锋派歌曲,但后来由于歌手维克.戈达德(Vic Godard)的心思集中于
BBC二台,乐队开始演奏鸡尾酒会爵士乐,最后乐队与戈达德分道扬镳,
组成了“拳击手”(Jo Boxer)乐队。

乐队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诸如“性手枪”和“碰撞”等出自马尔科姆.
麦克拉伦的乐队宣扬自
己的意识形态原则,对其他英国朋克乐队缺乏政治敏感性深表不满,尤
其是“诅咒”,然而当
“鲜玫瑰”(New Rose)专辑在Stiff公司发行时,“诅咒”成为英国第
一支在全国发行唱片的乐
队。于是1977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诅咒”带着无政府主义的音乐,以
飞快的速度在英国各地进
行巡回演出。

                          
虽然一开始许多朋克乐队都不愿在BBC电视节目“最佳流行歌曲”中演
                          
出,嫌其商业味太浓,但在唱片入榜之后,他们中即有不少乐队乐于应邀
                          
在电视上露脸,“碰撞”是个例外。这一节目使朋克乐队得以在全国亮
                          
相,在一定程度上很快为“广告”、“透视器”和“果酱”带来了最初的
                          
成功。

                        
然而在英国社会主流中,朋克摇滚的地位只不过是人们酒足饭饱之后的一
                          
个嗝,英国1977年的重大事件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25周年纪念,正是
                          
这个时候,“性手枪”又一次成为争议的中心,在6月份庆祝活动进行之
                        
际,他们出了一张名为“神佑我王”(God Save the Queen)的大不敬单曲
唱片,并在排行榜上名列第2。Virgin唱片公司认为该唱片的实际销量
超过了第1名歌曲罗德.斯
图尔特(Rod Stewart)演唱的“我不想谈论它”(I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可是为了不
使女王陛下难堪,只好不让它得第1了。

马尔科姆不让“性手枪”在任何俱乐部演出的要求使乐队变得更加偏执,
尽管——或者说由于“性手枪”惹了许多麻烦,朋克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个体乐队和独立唱片公司开始盛行并赢得欢迎,许多著名的乐队显示了自
己不凡的实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到1978年底,朋克革命已走完了它的发展历程,“性手枪”在1978年
1月解散,在其后一年之内,其他朋克革命的元老乐队不是像“性手枪”
一样解散,就是开始发展超越真正朋克狭隘界限的音乐式样 。一些顽固
的乐队仍然固执己见。但因为不再属于音乐主流,他们和支持他们的一些
顽固迷一起被撵至边缘,当然,朋克不甘心束手就擒,依然苦苦挣扎,但
已无回天之力,到80年
代中期,它只不过是一种奇特的音乐形式而已了。

                        
尽管长期以来,朋克几乎不能从本质上影响屈从于商业而非创造才能的唱
                        
片工业,但它给这个工业及时地注入了急需的兴奋剂。当时许多乐队,严
                        
格地来说,即使不能直接算是朋克,却也从朋克巅峰时期引发的热情中受
                          益匪浅。

                          
倘若朋克有什么值得纪念的,那必然是指它粉碎了那个时代成名摇滚音乐
                          
音乐风景的重要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OP

说实在的,不是太喜欢朋克,太单调了!只收了几张,
性手枪的,冲撞的伦敦呼啸,绿日的首张,后裔的美国人,
GRUNGE的也不是很多,涅磐的大部分专辑,珍珠酱的10和双耳,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