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七、温和摇滚和乡村摇滚

1、温和摇滚(Soft Rock)
当摇滚乐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了一种前景不明、失去方向的状态。70年代的美国社会已经基本得到稳定,但是此时的摇滚乐却失去了中心。风格上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还是延续过去的风格,只是进一步强调既有类型的某一种倾向,使它更加多样化而已。因此70年代的摇滚乐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即:柔的更柔,硬的更硬。其中温和摇滚便是前者的代表。
温和摇滚的主要特征是:"重旋律、轻节奏"。一般的温和摇滚,都具有较强的旋律性和可唱性。有时温和摇滚和普通的流行歌曲(POP)很难区别,这时,主要取决于它是否具有摇滚乐的节奏形态或摇滚乐式的低音线条。
70年代温和摇滚的著名歌手有卡朋特兄妹、巴瑞·马尼洛、尼尔·戴蒙德、牛顿-约翰(Olivia Newton-John)等。其中以卡朋特兄妹最为突出。
"卡朋特"(The Carpenters)组合由兄妹二人组成,哥哥理查德·卡朋特(Richard carpenter)出生于1946年,妹妹卡伦·卡朋特(Karen Carpenter)比哥哥小4岁,康州纽黑文人。1963年,两人随家迁往加利福尼亚,与一位朋友组成三人小组,录制了两张唱片,因负责给他们录音的唱片公司认为在硬摇滚盛行的当地,温和摇滚不会有销路而未能发行。他们又组成了6人乐队,录制小样寻找机会,但到处遭到拒绝。这样,乐队只得解散。卡朋特兄妹决定单独演出,由卡伦演唱、理查德演奏键盘乐器并负责作曲编配。他们利用多轨录音技术进行创作,吸收了"披头士"、"沙滩男孩"的抒情成分,坚持温和风格。通过卡伦的歌声,终于使A&M唱片公司同意与他们签约,发行唱片。1970年,他们的《靠近你》(Close to you)获得了排行榜冠军,另一首歌曲《我们刚刚才开始》(We've Only just begun,例38)获第二名。这两首歌曲可以说都处于温和摇滚和波普(POP)的分界线上。如在《我们刚刚才开始》中,中间段落里有较强的节拍,铜管的重音在第二拍,加上持续不断的鼓点,完全算得上是温和摇滚,但其他部分听起来则更像波普。同年,卡朋特兄妹获得格莱美最佳新唱片表演奖。直到1975年,他们的作品都很受欢迎,如《昔日重来》(Yesterday Once More)、无赖(Desperado)等都是传唱一时的经典之作。1983年,卡伦因长期患神经性厌食症导致心搏停止而死,时年32岁。
巴瑞·马尼洛(Barry Manilow),1946年6月17日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马尼洛在纽约音乐学院和朱利亚音乐学院学习时,就在歌伦比亚录音公司的制作室里当临时工。1972年便开始为一些歌手的专辑配器并参与制作。1974年开始了他的独唱生涯。1975年,他的单曲《曼迪》(Mandy)登上了排行榜榜首。马尼洛除了演唱以外,还为电视台广告创作歌曲。
尼尔·戴蒙德(Neil Diamond),1941年1月24日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他在纽约大学医学院学习过一段时间,而后缀学从事音乐工作。最初,戴蒙德以作曲家的身份出现并为他赢得了声誉。1965年底开始唱歌。1966年,他创作了一系列的热门歌曲,如:埃尔维斯·普莱斯利和"深紫色"乐队都演唱过的《肯德基妇女》(Kentucky woman)等作品使他名声大增。1978年,他和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的二重唱单曲《你别给我带来鲜花》(You Don't Bring Me Flowers)在美国排行榜名列第一。1980年,戴蒙德在电影《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中的精彩表演使他的明星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2、乡村摇滚(Country Rock)
如前所述,乡村音乐是摇滚乐的三大来源之一,山区摇滚是50年代早期摇滚乐风格的三种倾向之一。可是到了60年代,山区摇滚几近消失,大多数摇滚乐中很少能听到有乡村音乐的影响。但是,到了60年代末,在一些民谣摇滚中又重新出现了乡村音乐的声音。正是受到这种启发,这时在加利福尼亚发展起了一种"把乡村音乐的声音和题材与摇滚乐的节奏和乐器法相结合的流行音乐风格",它被称作乡村摇滚。
70年代初,乡村摇滚作为一场音乐运动受到了很多人的高度重视。以"老鹰"(The Eagles)乐队和琳达·龙斯塔特(Linda Ronstadt)为首的乡村摇滚艺术家取得了巨大成绩,他们成功地将乡村音乐和他们带有个人特征的轻摇滚和流行风格相结合。其实,乡村摇滚的意义并不完全在于这种音乐本身是否在商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而是在于这种音乐对于其他音乐或艺人的影响。
乡村摇滚的主要乐队和个人有"乐队"(The Band)乐队、琳达·龙斯塔特、威龙·詹宁斯(Waylon Jennings,出生于1937年)、"克罗斯比,斯蒂尔斯,纳什和?quot;(Crosby,Stills,Nash & Young)组合和"老鹰"乐队等。下面,重点介绍一下"老鹰"乐队和琳达·龙斯塔特。
"老鹰"(The Eagles)乐队原是龙斯塔特的伴奏乐队,共5人,由歌曲作家、主唱兼鼓手唐·亨利(Don Henley,生于1947年)和歌手兼键盘手格伦·弗雷(Glenn Frey,生于1948年)于1971年建立。1972年,他们推出第一张专辑《老鹰》,使用了清净的和声,类似于"沙滩男孩"那样的歌词,被认为是一支很有吸引力的乡村摇滚乐队。第二张专辑《无赖》(Desperado,1973),离开了原先对享乐主义的赞颂,但风格仍是乡村摇滚,配器更加丰富。第三张专辑《在边界上》(on the Border,1974)中的《我的最爱》(Best of My Love)使他们第一次获得了排行榜冠军。第四张专辑《那些夜晚中的一个晚上》(one of those nights,1975),音乐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如《震惊过去之后》(After the thrill is gone)、《好莱坞圆舞曲》(Hollywood Waltz)和《说谎的眼睛》(Lyin' Eyes)是70年代乡村摇滚的典型例子。可是《魔法师的旅程》(Journey of the sorcerer)很像艺术摇滚,其中的曼陀林音色使人想起蓝草音乐(Bluegrass)。另外,有些歌曲,如《幻像》(Visions)、《那些夜晚中的一个晚上》等,很少显示乡村音乐的影响,更接近于一种不那么强劲的主流摇滚风格。第五张专辑《加利福尼亚旅馆》(Hotel California,)或许是他们最好的专辑,销量达到5百万张。同名主打歌曲《加利福尼亚旅馆》(例39)成了整个70年代的传唱金曲,其中也有强劲的硬摇滚歌曲,如《快车道里的生活》(Life in the fast lane)。实际上,从这张专辑开始,"老鹰"已经逐渐离开了乡村摇滚风格。1981年"老鹰"解散,成员们各奔东西。其中以唐·亨利的成绩最为突出。
琳达·龙斯塔特(Linda Ronstadt)于1946年出生于亚利桑那州的一个音乐家庭中,具有墨西哥血统,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18岁时,参加洛杉矶的一个民谣演唱组,以后又曾和著名的"老鹰"乐队合作,担任主唱。1974年离开"老鹰"乐队,开始了独唱生涯。她的嗓音圆润丰满,演唱风格丰富多样。70年代是琳达艺术生涯的高峰期,她成为当时乡村摇滚的代表人物之一。1975年,荣获格莱美最佳女歌手奖。1976年,琳达进行欧洲巡回演出,使其成为国际明星。该年,她的一首《心潮滚滚》(Heart Like A Wheel)被评为十佳唱片之冠,使她再次获得格莱美奖。此后,琳达还参加了许多轻歌剧、歌舞剧的演出,她大胆开拓,曾用通俗唱法演唱歌剧。1990年,因与男歌手阿隆·奈维尔(Aaron Neville)合作的二重唱《无需知道太多》(Don't Know Much)又获格莱美最佳二重唱奖。

知道了!

TOP

支持```````````````

TOP

淘金
We are fimaly !

TOP

返回列表